題材簇擁 11檔鋼鐵股走揚

鋼市今年下半年比上半年佳、明年更比今年好,而上半年業績不佳,觸底失色的鋼鐵股也在4日走揚,新光鋼(2031)、榮剛(5009)、中鴻(2014)、東和鋼鐵(2006)等11檔鋼鐵股,漲幅都超越大盤指數的0.87%。法人指出,鋼鐵廠包括庫存調整完畢、中國用鋼需求回溫等五項題材,可望在第四季財報反映出利多數字。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第一、整體鋼鐵股第四季行情審慎樂觀,下半年出口可望回溫,隨製造業庫存調整完畢,後續出口表現可望回溫,第二、中國用鋼需求可期,中國對基礎建設、新能源車等提出振興方案。第三、中國減產鋼鐵,當局呼籲鋼廠減產以維持國內鋼價供需,第四、碳中和時代來臨,綠色訂價、碳中和趨勢將促成高鋼價時代來臨,第五、世界鋼鐵協會(WSA)上修鋼鐵需求,將今年鋼鐵需求成長率,預測由1%上調至2.3%。

本土投顧認為,2023年通貨膨脹、高利率繼續拖慢全球復甦,鋼鐵需求應該緩步回升,預計明年僅小幅成長2.3%。但在短期機會上,可以見到全球地緣政治緊張,航太、軍工產業需求持續成長,鋼鐵類股因此受惠;至於,長期可觀察3點趨勢:歐盟CBAM炭關稅加劇壁壘,鋼鐵和鋁首當其衝、先進國家建築法規趨嚴,台灣螺絲螺帽有技術優勢,以及全球減碳趨勢下,電爐煉鋼供應仍有缺口。

法人指出,鐵礦砂8月31日現貨價格推高至113美元、創下近1個月新高,且相關報價已經連續三個月(6、7、8月)皆走揚。至於煤礦方面,中國煤礦供應逐漸恢復,第二季均價為一噸284元,近期下降至一噸250元,預估第三季整體均價將落在一噸235元,產業的生產成本陸續在下降。

由於中國減產等因素,9至10月亞洲在鋼鐵供給端可能開始減少,而需求端在雨季過後,建築工程與基礎建設恢復,加上鋼鐵業失色已久,產業景氣落底回升,歷經2022年第三季到2023年第二季的長時間去庫存,行情見到溫和上揚的可能。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遠端商機+蘋果訂單 創惟11月自結獲利 年增226%
核四剩餘空地 火力電廠列選項
徐秀蘭:能源政策明確 就能拚出產業需要的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