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金門823砲戰一發炸平廈門車站的是哪一門砲?

兩岸關係近幾年來緊張氣氛持續升高,讓人不禁想起63年前兩岸最激烈的一場在金門與廈門間發生的823砲戰。兩岸對這場砲戰的記述有不少的差異,加上許多砲戰細節經過刻意吹噓或以訛傳訛而漸趨失真,呈現出極為戲劇化的色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金門國軍以巨砲一發將廈門車站夷為平地後,改變了砲戰的形勢,震懾共軍之後就未再進行大規模進犯的舉動。這個很多人聽過的說法,其實存在大量驚人的錯誤,但仍有許多人深信不疑。

國軍自1955年失守大陳島、一江山之後,金門、馬祖的情勢相當危急。雖然前一年美國與台灣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但毛澤東仍決定試探美國的態度,他認為美國雖介入台海,但不願固守金馬,反而是蔣介石不願放棄,因此毛蔣之間雖然持續透過香港記者曹聚仁暗通訊息,但毛決定以砲擊金門來維持與蔣之間的戰爭狀態,避免美國將兩岸完全切割開來。

毛原訂1858年的7月25日開打,後來因為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到中國訪問,因此推遲到8月23日。因為有充分準備,砲戰一開始就持續猛轟,金門守軍堅苦應戰,當時靠著美軍艦艇利用空檔向金門運補。此後雙方持續停停打打,10月之後進入一段為期2周的休戰。美方此時透過外交向中國施壓要求停火,另一方面對蔣施壓要他把部隊撤出金馬,但蔣與毛都不答應,持續保持不慍不火的戰爭狀態,雙方維持了2個多月的「單打雙不打」。到隔年1月初,基本上已停止砲擊。

在中共砲擊最激烈的時候,國軍原只有配備M101型105榴彈炮的輕裝師,射程不足以對廈門構成威脅,直到美方運來數十門射程16.85公里的M115型203毫米榴彈炮,才讓國軍的反擊較具威力。從9月底開始,數十名203毫米火砲連續發射,聲勢驚人,當戰報還稱:「國軍觀測準確,射擊準確。圍頭各個敵人砲位,每一中彈,工事散飛、人員血肉支離、火砲破碎。敵人所受打擊,前所未有。巨砲的戰果,遠超過了預期。」事後還盛傳廈門車站被203毫米砲彈一發就炸平,建築鋼軌全毀,廈門的共軍還驚呼:「國軍發射了原子彈」!

這種所謂共軍誤以為國軍發射原子彈的說法在823砲戰之後一直在國軍當中流傳,台灣民眾到金門旅遊時也會有導遊做此解說,甚至到上世紀90年代開放小三通與陸客赴金馬旅遊時,帶團的導遊對陸客仍是類似的說法。略有不同的是,有些年輕時曾在砲兵服役的台灣導遊瞭解到203毫米榴彈砲沒有這麼大威力,因此炸毀廈門車站的主角就改為後來運至金門的3門M1型240毫米榴彈砲。此一說亦有謬誤之處,因為240毫米巨砲雖然威力更強,但它運到金門時雙方已極少砲擊,據傳也只試射過2發,並未實際進入實戰。

據廈門當地年長民眾描述,240毫米榴彈砲爆炸時,確實有民眾因為從來沒見識過這麼大的砲彈而懷疑是不是原子彈,此一說法也在當地民眾當作話題,至於炸平廈門火車站,則純粹是台灣的國軍與民眾自吹自擂。有對廈門車站被炸平持懷疑態度的媒體記者也花了時間查閱相關記錄,發現當年廈門車站的位置設計在一座小山的隧道口前,位置從金門方向比較難打中,但廈門車站確實也有遭到砲擊紀錄。據推算,廈門遭砲擊應該不是金門島上的M115型203毫米榴彈砲,因為射程有點勉強,方向也有難度。

從當時紀錄來看,車站確有幾處不嚴重的砲擊,廈門地方誌有如下的記載:

「1959年9月11日,15時20分至17時30分,金門國民黨軍隊炮擊廈門火車站,炸死2人(其中路內1人),炸壞鋼軌18根、貨車17輛、道岔2組、枕木50餘根、家屬宿舍4棟、公寓1棟、公安營房2棟等。」附近民房公寓有數間損失略大些,這些可能是在大擔島上的M101型105毫米榴彈砲所造成。而且車站一帶彈著點非常分散,猜測可能是火砲架設在沙灘上導致底座不穩所造成,如此是因為要補射程不足的問題。

台灣出版的《炮擊金門實戰錄─923與郝柏村》書中指出,在砲戰最激烈的1958年9月11日,金防部曾以12門M1A1型155毫米加農炮與小金門的M114型155毫米榴彈炮,集中向廈門火車站發射240發炮彈,廈門車站也有可能是這次小金門發射的榴彈砲所造成。

1961年之後,金廈之間的砲擊雖然還偶爾發生,但大多改為發射宣傳品,或是一些衣物與生活用品,這種做法持續到1978年底大陸正式進入改革開放後才停止。民間傳言的823砲戰一發砲彈把廈門炸毀的說法,國軍也多次澄清並非事實,但民間顯然非常樂於傳頌,如同大陸有關國共戰爭之間的故事一樣,戲劇裡與傳言中誇張的成份總是會比較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