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可可豆大範圍歉收,Q2產量料減10.9%,過去四週期約大漲40%

【財訊快報/陳孟朔】作為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一直主要由非洲國家迦納和象牙海岸種植和出口,但今年兩國的可可豆出現大範圍歉收。與此同時,可可期約在14日當週漲3.63%連四紅,四週大漲了40%,4月19日觸及的每桶11,722美元為史上新高。路透報導,世界第二大可可豆生產國迦納計畫將可可豆的交付時間推遲至下季度。市場先前曾估計,迦納將延期出口約25萬噸可可豆,相當於其當前產量的一半。國際可可組織預計,第二季全球可可豆產量將減少10.9%,這意味著全球的巧克力加工企業將不得不動用可可庫存來完全滿足其需求。

媒體報導,惡劣天氣、植物病害、非法開採金礦等因素,導致種植可可豆的農場被迫遷移。此外,迦納農民以高於國家收購價的價格向鄰國走私可可豆的行為,也進一步侵蝕迦納可供交付的可可豆數量。

據《德國之聲》報導,國際可可豆價格主要由紐約和倫敦的商品期貨交易市場決定,受供求關係影響較大。然而國際市場的可可交易和價格體系與迦納國內的市場體系完全不同。迦納可可委員會發言人此前表示,全球市場上的可可價格上漲時,其對本國農民收入的影響並不會馬上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