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有價證券型 境外基金總代理鬆綁

引進熱門境外基金,總代理可不限一家。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18日指出,現行若要引進有價證券投資未逾6成的境外基金,同一品牌在台僅能有一家總代理,年底前將鬆綁改以「單一基金別」控管,可增加境外基金在台銷售通路的彈性,亦有利投信投顧公司爭取熱門基金總代理的機會。

亦即未來同一境外資產管理業者(同一品牌)、投資有價證券未逾6成的境外基金,可用基金檔數來安排在台總代理,旗下有四檔熱門基金要引進台灣,最多可找四家代理商,可依基金特性、各通路的強項選擇,也有利投資人依不同通路找到適合的境外基金。

高晶萍解釋,這次鬆綁的是「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的境外基金,即投資有價證券不到6成,可能投資黃金、衍生性金融商品、期貨、不動產比重逾4成,目前國內有九家投信投顧業者,引進17檔此類基金,至4月底國人投資規模新台幣170億元。

這是金管會彭金隆上任即將滿月的八大開放措施之一,放寬未具證投信基金性質的境外基金,在國內委任金融機構家數限制,從單一品牌改為單一基金別來控管,提供境外基金選擇在台銷售通路彈性,有助引進國外多元商品,且這類商品只有專業投資人、高淨值客戶才能投資,也有利擴大高資產業務範圍。

高晶萍指出,此項開放是採納投信投顧公會建議,到4月底,有39家投信投顧符合境外基金總代理人資格,現行國外資產管理業者的三檔基金要在台銷售,只能委託一家投信投顧作總代理,未來若旗下三檔境外基金來台,就可委託三家總代理來銷售,由於各投信投顧專長不一樣、客群也不同,銷售彈性及銷售量可望擴大。

金管會2022年時為推動財管2.0亦有類似鬆綁,開放國內擁有財管2.0執照的銀行,可以信託方式受託投資「未具證投信基金性質的境外基金」。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亞太電開新局 遠傳扮靠山
中研院:台灣明年通膨會破2%
廣達擴產 加碼美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