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基層公務員究竟是誰? 不具名主管籲正視結構性問題
繼勞動部北分署疑似主管霸凌導致輕生案件後,昨天一天之內傳出經濟部轄下國營事業及財經小內閣之稱的國發會,也有霸凌事件。連環爆的事件背後,一位不願具名高層主管坦言,人力不足是結構性問題,而真正要霸凌公務員的根由來自高層長官及立委,不是臨時二天或三天前通知開會提交報告,就是隔天就要交出資料,部會一級主管在長期高壓下,自然會把情緒或壓力轉移給下屬。
針對昨晚媒體報導國發會離職和現職員工共同發千字文控訴綜規處張姓處長在管理風格上的十大罪狀,指證歷歷,國發會也發出新聞稿,表示將依行政院指示,根據 「國家發展委員會職場霸凌防治處理作業規定」,立即成立專案調查小組,啟動相關調查處理,一周內調查出爐。有外部學者專家參與調查,外部委員不少於內部,避免官官相護,旨在保護當事人及同仁權益。
知情人士說,有些控訴沒那麼嚴重,可能言過其實,有些灰色地帶,但過程要小心公正客觀調查,畢竟公務體係的人才及養成並不容易,非一朝一夕,不希望犧牲優秀的公務人才。據了解,昨天傳出霸凌傳聞後,綜規處也出現部分同仁力挺張姓處長。認為張能力超強且心善,對部屬要求高,對自己要求更高,且是基於團隊表現的高標準。同仁對張處長行事作風有仁智互見看法。
至於長期24小時要求待命指控,也有同仁為張姓處長緩頰,認為不是事實,指下班後,張姓處長不以LINE交代事情,除非是府院高層下周即刻要用到的,才會在周日先交代,讓同仁先知曉或準備。同仁直言她做事嚴謹,難免有較高品質要求,加上近年國發業務愈來愈多,綜規處奉命承擔不少其他處室主政業務,面對高層要求業務緊迫下,難免口氣較為不佳或急迫,希望同仁能體諒相關情境。顯然有些人將這些這些工作上的情境壓力當成人身攻擊了。
針對綜規處同仁提供媒體爆料指控,有同仁持不同立場說,張處長跟同仁相處模式比較像朋友,且「對事不對人」,整體辦公氣氛有時雖因業務繁忙較為緊張,但整體仍算融洽,指張處長平時也相當重視同仁休假權益,只要資料準備充足,鮮少在上班時間以外接到通知,更無要求同仁需24時待命,對於公務事務,也都親力親為,親自指導同仁,帶著大家一起處理業務,遇到緊急事務處理甚至自己寫稿也不麻煩同仁。在經濟部曾和張姓處長共事的官員,大多認為她多半「求好心切,對事不對人」。
除此之外,昨天台電員工截圖指控經長郭智輝也有霸凌國營事業員工之事,指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要求經濟部限期提供巨量資料,但還設定繳交期限,讓部分案件超過時限。經濟部內部開檢討會議時,針對逾期繳交案件,經長郭智輝震怒,在會議結論下令,要求立院要求相關案件必須要如期繳交,若逾期沒有任何理由,「公司考績一律打乙」,讓基層員工不滿截圖控訴承受很大壓力。
相關知情人士認為,真正霸凌元凶是立委,並非經長,經長要求立院提交資料的時限不得逾期,若要逾期需經立院同意,這些多半是工作規則的指導,不能算是「霸凌」。
一位高層主管坦言,公務員壓力愈來愈大很大,從勞動部北分署事件可以看出,人力嚴重不足, 負責人力員額准駁的行政院人事總處對於部會只要要求增加幾名員額人力,一律從嚴控管不准,難道人總沒有責任嗎?不用檢討嗎?
這位主管說,北分署員工因工作沈重壓力過大輕生事件, 並不是單一事件 會造成這件遺憾,是很多結構性問題造成,動輒加班至至晚上九點甚至十點的大有人在,主要真正要霸凌公務員的多是機關首長或立委諸公,為何主管對屬下臉色愈來愈難看,其中一大半多是來自高層長官及立委的不合理要求。
這位主管爆料指出,常常二~三天前突然接獲首長命令,就因府院高層臨時要求開會提供資料,一級主管接獲指令,即使假日,也不得不交代承辦同仁,久而久之在高壓之下,主管說話口氣愈來愈急促,對屬下說話的聲音也愈來愈大。這些結構性的問題倘若不正視,基層公務員就會認為,長期遭受主管的霸凌。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00713升級2.0 改版更符合主題 達人在意2件事:選股、績效可能跟著變動
力積電跌破18 「他賣掉賺錢台積電改買它」慘賠1輛超跑 杜大師1招秒翻身
中芯股價暴漲1倍!表現比台積電、輝達還猛 外媒揭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