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股》華城:未來八年營運成長可期

【時報-台北電】華城(1519)看好未來五~八年營運成長可期,因應訂單滿手、市場需求成長趨勢,斥資興建觀音三廠、增加台中港廠產線,及優化觀音二廠及中壢廠,預估2024年產能增加至少3~4成,2025年第二季之後,四廠房年產值可增加百億元。

華城2023年營收、獲利均創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9.87元,13日股東會通過配息6元、配股1元,合計每股配發7元股利,是歷年最佳。

華城董事長許邦福致股東報告書提到,疫情解封、缺工缺料,加上淨零減排、能源轉型及電網強韌等全球趨勢及政策的推波助瀾,電力設備供需失調及交期拉長,2022年起變壓器市場快速成長;美國能源部預估2035年前美國須新增64%區域內輸電線路,與114%跨區域輸電容量,推估變壓器需求量將以每年7%~8%的速度成長,華城積極擴充產能,滿足市場需求。

華城總經理許逸德表示,華城目前訂單能見度看到2026年,並開始接2027年訂單。為消化訂單,華城2024年斥資8.8億元興建觀音三廠,預計2025年第二季投產;台中港廠也增加租地擴充產線,中壢廠及觀音二廠產線優化,2024年整體年產能至少增加30%~40%。

許逸德指出,華城2024年外銷持續增長,外銷營收占比從2023年的36%增加至2024年前五月的45%~50%,2025年外銷更可望突破50%;由於外銷毛利率相對較高,是華城第一季毛利率增至34%的主因。

華城自結前四月EPS 3.69元,創同期新高,法人推估全年至少能賺1股本。受惠發展AI需大量電力等市場話題,激勵華城13日盤中一度攻上865元高點,終場收837元、上漲49元或6.22%。(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沈美幸/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