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股》世德10月3日除息
【時報-台北電】世德(2066)董事會訂定除息交易日為10月3日,最後過戶日為10月4日,股票於10月5日~10月9日停止過戶,除息基準日為10月9日,現金股利發放日為10月30日。另,債券最後申請轉換日為9月11日,9月13日~10月9日停止轉換。(編輯整理:李慧蘭)
【時報-台北電】世德(2066)董事會訂定除息交易日為10月3日,最後過戶日為10月4日,股票於10月5日~10月9日停止過戶,除息基準日為10月9日,現金股利發放日為10月30日。另,債券最後申請轉換日為9月11日,9月13日~10月9日停止轉換。(編輯整理:李慧蘭)
醫美保養保健品領導品牌,麗彤生醫(6539) 公佈今年5月合併營收0.75億元,較上月0.69億元成長8.48%,較去年同期0.45億元成長67.63%;累計今年1至5月合併營收約3.23億元,較去年同期2.11億元增加53.07%。
根據《巴隆周刊》(Barron's) 周一 (16 日) 報導,面對司法挑戰與盟友壓力,美國政府正重新思考其對中國的關稅政策,特別是在半導體產業方面。儘管白宮可能需調整部分策略,但川普政府正考慮援引《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以國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國內規模最大、受益人數最多的日股ETF-復華日本龍頭(00949)完成年度成分股調整,7進7出,其中前10大持股2進2出,新增瑞可利控股、本田汽車,刪除住友商事、日立製作所。...
北基(8927)公布今年5月合併營收達7.96億元,較上月減少11.66%,創歷年同期次高。累計今年1至5月合併營收為42.88億元,由於去年第二季起,土地建設業務旗下預售屋建案陸續進入交屋入帳,墊高整體營收比較基期,年減11.16%,同步改寫歷年同期次高水準。
《路透》周一 (16 日) 報導指出,七大工業國集團 (G7) 領袖在最新聲明草案中初步達成共識,將攜手建立應對關鍵礦物供應鏈風險的戰略機制,以確保成員國經濟與國安利益不受中國干擾。不過該草案尚未獲得美國總統川普正式批准,仍有調整
回顧今年上半年,市場最大的動盪莫過於川普關稅戰,國際政經局勢牽一髮動全身,國泰投信認為,現在供應鏈已經全球化,美國課徵高額關稅,最後影響到的還是美國消費者及美國企業,展望下半年,關稅影響會逐漸淡化,預期美國不會課徵太高關稅,幅度約10%-15%,短期關稅風險降低,加上聯準會今年仍有2-3碼降息空間,建議投資人可以適時投資美國市場,若不曉得股債該如何配置,可以配置國泰美國多重收益平衡基金,美股美債一手掌握。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全球股市持續維持高檔震盪,讓市場情緒仍維持正向,外資對亞股也保持樂觀態度,保德信指出,上週外資對亞股以買超居多,台股獲得超過22.4億美元回補居冠,其次為韓股近18億美元資金挹注...
總統迪桑納亞克16日表示,為吸引外國投資,計劃與IMF討論對策。該國2022年爆發金融危機,因IMF提供29億美元紓困和政府致力抑制通膨、重建儲備和穩定貨幣,去年經濟成長5%。為經濟持續成長,迪桑納亞克表示將提供優惠來吸引外資。
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上周墜機後,其另一架787在16日又出狀況,中午從香港出發飛往新德里,但飛行約一個小時後,機師懷疑有「技術問題」而決定折返香港。最終安全降落,飛機正進行檢查,印航與波音未立即評論相關事件。
華盛頓郵報15日告知一些受影響的員工,該報遭遇網路攻擊,數名記者電子郵件帳戶遭到入侵,這起攻擊可能是外國政府所為。其中,國安與經濟政策團隊記者,包括負責報導中國新聞者均成為攻擊目標。
FactSet 最新調查:殼牌公司(SHEL-US)EPS預估下修,預估EPS、預估營收、目標價、歷史獲利表現、即時新聞資訊
總統辦公室發言人16日說,政府將作出今年來第二次追加預算決定,以支撐受美國關稅影響的經濟和提振民眾消費。韓國5月才追加13.8兆韓元預算。李在明6月4日正式就職後,即提出擴大財政政策和對民眾發放現金等政策來救經濟。
微軟16日宣布,將調整他們在歐洲提供主權雲(Sovereign Cloud)解決方案的方式,讓客戶更有信心將資料儲存在歐洲境內。微軟將導入「歐洲資料守護者」條款,規定只有居住在歐洲的微軟員工才能控制公司儲存資料的存取權限。
歐洲央行副總裁德金多斯(Luis de Guindos)認為通膨過低的風險不大,即便歐元兌美元大幅升值也毋須太過擔心。市場預測歐元區通膨率將低於2%目標值,但歐洲央行依舊暗示暫停寬鬆政策,令外界擔心超低通膨歷史重演。德金多斯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在我看來,通膨低於目標的風險非常有限。」
英國豪華車製造商捷豹路虎(JLR)16日將2026財年(今年4月1日起)的稅前息前獲利率預估範圍下修為5%至7%,低於先前預期的10%,也低於去年度的8.5%,主因是美國關稅將上路,全球汽車業面臨市場變數。捷豹路虎有超過四分之一的銷售來自美國,川普宣布對所有外國製造的車輛徵收25%關稅後,該公司一度暫停對美國出貨。
上周股市上揚,不少投資人趁機獲利出場,若排除暫停交易前的元大台灣50(0050),整體ETF投資人數減少約5萬人;不過,本周是6月份ETF超級除息周,CMoney資料統計,共有52檔股債ETF將進行除息,其中台股ETF年化配息率前五名高達9%以上、債券ETF年化配息率前五名高達7%以上,這10檔ETF持續吸引收息型投資人加碼,投資人數皆見正成長。
台灣於2022年公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再生能源成為台灣能源轉型的關鍵戰略,其中太陽光電更是核心推動項目。截至去年底,全台太陽能裝置容量已突破14GW,政府目標2030年將達到31GW。隨著太陽光電產業快速擴張,台灣卻深受颱風侵襲的風險,也讓綠電資產安全與穩定性面臨挑戰。
國內綠電需求暢旺,而要有效運用綠電,儲能方案的重要性則日漸重要,具備系統整合與在地電池製造優勢的熙特爾新能源(7740),正式在6月16日於創新板上市。熙特爾以「一站式儲能解決方案」為核心競爭力,整合電池模組設計與生產、EMS智慧能源管理、EPC統包工程與長約維運服務等四大業務,鎖定台灣與海外高成長市場,近年則受惠於高雄兩座大型E-dReg儲能案場啟動,加上自有電池廠辰熙精密量產放量,帶動公司今年營運將逐季成長。這次MoneyDJ邀請到熙特爾董事長林聖澤以及總經理陳伯勳,帶我們深入了解這家新股公司的營運布局與成長藍圖。 #SEETEL #熙特爾新能源 #熙特爾 #儲能 #辰熙精密 #儲能電池 #林聖澤 #陳伯勳 #萬惠雯
[FTNN新聞網]記者邱梓欣/綜合報導威力彩已連續31期槓龜,頭獎獎金上看12.6億元,不少民眾摩拳擦掌,期盼自己就是下一位幸運兒。台灣彩券公司指出,若今晚開...
工研院舉辦「2025全球科技產業競局之趨勢與挑戰系列研討會」,聚焦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與量子科技三大戰略方向,工研院指出,面對地緣政治升溫與供應鏈重組壓力,台灣必須提前布局AI與量子應用,加強產業韌性,搶占未來科技主導權。隨著AI加速落地,終端裝置升級帶動晶片與IC設計需求激增,工研院預估,2025年台灣IC設計產值將年增13.9%,AI應用也將推升晶圓製造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