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資金 陸自駕企業掀上市潮
在自動駕駛行業發展七八年後,多家大陸自動駕駛公司的規模和估值來到了新階段,今年以來已有7家自駕相關企業先後在香港和美國上市,還有多家企業正在排隊上市的路上。專家分析,自駕企業近期掀起的上市潮,主要是相關領域仍在燒錢階段,面對市場競爭不得不另覓財源。
經濟觀察報報導,今年以來包括黑芝麻智能、速騰聚創、如祺出行、地平線、文遠知行等自駕企業先後掛牌,還有多家企業正在排隊。包括Momenta日前通過大陸證監會的境外上市備案程序、小馬智行10月18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招股書;縱目科技折戟科創板後,今年3月份再轉戰衝刺港股IPO;佑駕創新10月底獲赴港上市備案通知書等。
報導分析,自駕公司上市潮背後有多重原因。首先是這些企業至今已成立了7~8年以上,其和老股東簽訂的回購條款多數到期,不得不另覓財源。
上海辰韜資產管理公司執行總經理劉煜冬表示,大陸股權投資的投資方多會和創始團隊簽訂對賭協定,當被投資公司未能如期達成如上市等條款時,創始團隊需回購投資人手裡的股份。通常第一輪的投資協定都以6年為期。
報導稱,不論是已上市或是等待上市的自駕公司,幾乎都處於虧損,絕大多數公司的自有資金以及創始團隊的資金,都不夠回購投資者手上的股份。因此上市可說是解決資金困境的最佳辦法。
以10月28日在大陸證監會獲得境外上市備案、擬在港股上市的佑駕創新為例,截至去年年末,其帳上的現金及等價物僅剩不到人民幣2億元,上市籌資迫在眉睫。
劉煜冬還說,港交所日前調降了科技公司的上市標準,未商業化的特專科技公司不要求需獲利才能上市,成為多家自駕公司赴港掛牌的主因。
與自動駕駛上市潮同時進行的,是正在加速的行業淘汰賽。自動駕駛高度依賴研發投入,一旦造血能力缺失,又沒有新資金注入就很難維持下去。此外,汽車行業的惡性競爭也波及到了自動駕駛公司。當上游車企都賺不到錢,下游供應商的情況勢必更加慘澹。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啖低軌衛星通訊元件訂單 昇達科11月每股賺0.34元
海外交易熱 前11月複委託衝4兆
金管會明年金檢 聚焦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