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瘋搶防疫藥品 概念股飆漲

隨著大陸近日大幅放寬防疫政策,民眾預期疫情加劇,連日搶購退燒藥及口罩等防疫物資。受此激勵,A股上市醫藥股及口罩概念股12日掀起漲停潮,港股上市醫藥股也同步大漲。

A股方面,醫藥股新華製藥與亨迪藥業等個股,以及口罩概念股道恩股份及泰達股份12日均飆出漲停,其中主要生產退燒藥布洛芬的大藥廠—新華製藥,自7日以來已連拉四根漲停板。港股方面,新華製藥與賽生藥業12日分別收漲53.7%及11%。

大陸官方7日公布優化防疫政策「新十條」,包括無症狀感染者與輕症可居家隔離等。另外,近日浙江紹興等多地相繼號召展開「全民戴口罩」行動。受此影響,民眾對退燒藥及口罩等防疫用品的需求激增。

近日大陸民眾搶購退燒藥,北京等地實體門市已經很難買到布洛芬。另據百度健康統計,近一周科學防疫相關內容搜尋量暴增15倍,其中N95口罩近期搜尋熱度增長715%。

12月以來,多家A股上市藥廠受到投資者密集問詢,珍寶島藥業與貴州百靈等公司強調,正24小時不間斷生產。另外,口罩業者奧美醫療8日在互動平台表示,近期受防疫政策變動等影響,奧美醫療口罩等個人防護產品較為緊俏,相關產線滿負荷生產,正在加班確保相關產品供應。

針對藥品供應吃緊一事,北京市藥監局已進駐11家防疫藥品生產商,確保藥品正常供應。此外,相關監管部門也嚴厲打擊哄抬藥品及新冠抗原試劑檢測盒價格的亂象。

證券時報報導,粵開證券認為,防疫政策放寬後,經濟恢復路徑將呈現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感染人數快速上升,勞動力可能出現暫時性短缺,部分地區的服務消費活動仍受限制,經濟有一定壓力,主要體現在12月和2023年第一季。

第二階段是隨著公眾做出適應性調整,大陸防疫標準逐步統一,人流與物流順暢,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正常,失業率下降、收入增加、消費上升,經濟逐步向正常軌道恢復,這主要是2023年第二季及以後的情形,加上2022年第二季的低基數,2023年第二季年增率將是全年高點。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股基金夯 19檔淨值破百元
通路共享 全聯全家電支結盟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