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前國務院副總理 曾培炎:世界經濟形勢 不容樂觀

中國前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29日表示,目前全球經濟仍然面臨多重的挑戰,28日中午有機會和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一起探討目前的經濟形勢,兩人都有同感,對目前的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博鰲亞洲論壇29日上午舉辦「亞洲區域合作:新機遇,新挑戰」分論壇,曾培炎、福田康夫、東協祕書長高金洪等人與會。

曾培炎在會中指出,目前世界格局深刻調整,地緣政治的對立加深,經濟復甦艱難,多國特別是歐洲出現罷工浪潮,美歐的通膨持續,金融風險陡升,烏克蘭危機波及全球,能源、糧食供應,可以看到形勢趨緊。一些國家更是不斷地搧風點火,鼓吹斷鏈脫鉤和進行一些冷戰型的對抗,給全球秩序和各國利益產生嚴重的影響。

曾培炎說:「亞洲人民,應該說我們經歷過這種冷戰和熱戰,也感受過滄桑憂患,和平彌足珍貴,發展來之不易。」

針對通膨議題,中國前國家統計局長寧吉喆29日在另一場分論壇中指出,中國是資源進口大國,但隨著經濟恢復,中國並沒有拉動世界的通膨。如果中國出口順暢,會為已開發國家提供優質廉價的商品,這也是過去十幾年美國等已開發國家保持低通膨的基礎,一定不能從國與國之間認識問題,要按照全球化的規律去做,把需求政策、供給政策、貿易政策相結合。

政策方面,寧吉喆指出,中國這幾年的財政政策積極性更強一點,貨幣政策則是穩健性更強一點,但前提還是要保證流動性合理充裕。在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反通膨)、金融穩定(避免危機)三大目標中,寧吉喆認為避免危機排在第一位,否則點狀的危機就會變成線狀與面狀的。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遠端商機+蘋果訂單 創惟11月自結獲利 年增226%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
欣興董座:載板樂觀到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