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施政報告:市政「4大優先」政策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高雄市議會第三屆五次定期大會2021年4月12日進行施政報告與質詢,陳其邁針對市政4大優先政策,加速產業轉型、增加就業、交通建設、改善空污進行報告。他首先提到台灣在後疫情時期面臨全球整體供應鏈重組及國際新秩序架構,面對全球疫情肆虐,台灣因防疫成功,維持安定生活,經濟成長也逆勢成長,在經貿架構上也受國際矚目,而接下來高雄成功爭取到「2021國慶煙火」及「2022年台灣燈會」及2022「台灣設計展」,希望展現國際港灣城市、智慧高雄新氣象。
陳其邁指出,亞灣將成為台灣最完整的5G AIoT實驗場域、智慧城市的新門戶,蔡英文總統2021年2月28日親自宣布「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正式啟動,應允中央政府將在5年內投入110億,而2020年11月30日已成立「5G、AIoT國際大聯盟」,有114家廠商參與,2021年由中華電信領軍,與微軟、思科、愛普生等31家大廠及法人、學校合作,4月8日已正式進駐亞灣成功大樓。
在招商方面,2020年11月25成立「投資高雄事務所」,爭取重大投資,至三月底,包括台商三大投資方案和高雄招商計畫,總投資高雄金額超過3300億。陳其邁指出,「半導體高雄隊」已逐步成形,包括投資以半導體產業廠商為主,包含穩懋、穎崴、華爾卡、英特格等世界大廠陸續投資、加碼搶進高雄。在仁武產業園區已有265家廠洽詢、需地面積153公頃,超過園區可設廠面積48公頃,2021年4月底會進行招商公告;6月辦理廠商入園審查,將以先進產業、高值、高薪、低污優先入園,預計2021年第四季企業同步建廠。橋頭科學園區2021年3月已經開始啟動區段徵收作業、4月7日正式召開招商說明會,8月在環評完成後,9月就可讓廠商選地建廠,目前已有日月光、智崴、國巨等共15家廠商,簽定合作意向書。
興達港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已在2019年12月竣工,期盼帶動當地海洋科技研發產能,促成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科技產業在地化,創造在地就業機會,也藉此機會活絡興達港周邊經濟,具產業科技與休閒觀光效益,讓興達漁港轉型升級,蛻變成亞太地區離岸風電的重要基地之一。
此外,市府重視青年創業,「青年創業基金」加碼到4億,並辦理許多辦理青年就業促進活動、企業實習及實質協助各行業青年,提供開辦費、營業周轉金、行銷及育才補助。文創事業方面,可提供開辦費、營業周轉金、設計案源媒合及單一窗口專案專案輔導。農漁事業方面,提供文創包裝設計媒合、數位行銷電商轉型輔導、營運週轉金貸款利息補貼、協助育才。重點場域方面,提供5G AIoT及亞灣區租金利息、薪資補貼;市場商圈提供租金、裝潢補貼、數位電商轉型輔導。他表示,2020年下半年失業率統計,青年失業率已從上半年13.9%降至12.4%,相信持續協助青年就業,未來可再持續降低。
市民最關心的捷運路網,捷運黃線及小港林園線,陳其邁表示,市府力拼明年動工,目前岡山路竹延伸線2A階段已於2021年3月獲行政院核定,市府也配合相關車站辦理都市計畫變更作業中,提早到2021年年底動工;黃線正在進行綜合規劃及環評審查中;小港林園線,目前已將可行性報告提交通部審議,接續會辦理綜合規劃及環境影響評估作業。
他也表示,輕軌加速成圓是很多市民的期待,2021年2月輕軌大南環(C32~C1~C17)已正式投入營運,在港灣週邊形成微笑大南環,對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等亞灣區重大活動扮演運輸輸紐的角色,這段期間的輕軌運量已是2020年同期的2倍。而2020年底宣布二階輕軌復工,2021年4月環境差異分析已審查通過,C17~C20(鼓山附近路段) 將於2021年年底完工,C21A~C24(美術館段)將於2022年底完工,C24~C32(大順路段)則預計於2023年底完工,市府會釋出最大的誠意與沿線居民溝通,為高雄市的公共運輸創造最大效益。
中博高架橋2021年2月27日至3月8日,以9天拆除引道開放通行,取代原有2個月的工期,減少對市民用路的不便,他也提到同盟路地下道拆除、九如陸橋拆除、國道七號(目前已進入二階環評)、及向中央爭取興建高屏第二快速道路,希望建構的左營大車站計畫,讓高雄市區及聯外交通暢行無阻。
為銜接公共運輸最後一哩路,他表示,市府鼓勵高雄發展多元共享運具,包括U-Bike2.0、iRent、WeMo、GoKuBe和GoShare,其中, UBike2.0已有906個租賃站,已超過800萬人次使用,高雄市是全台唯一擁有公共自行車、共享電動自行車、共享電動機車、共享電動汽車的城市,民眾有多樣化選擇來作為通勤、休閒、交通接駁等交通工具。陳其邁接著說,公車式小黃2021年新增阿蓮區的路線,目前路線數達53條,涵蓋31個行政區,路線規模為全國之冠,未來會持續進行「庄Car雄好行-公車式小黃2.0」計畫,彈性預約服務,支持偏鄉運輸。
有關改善空污,他指出,以2020年空氣品質的各項指標來與2019年比較,PM2.5年平均值降10.7%,是歷年最低;PM10年平均值及日平均值降幅達12.7%,且已符合空品標準,可以脫離三級防制區;二氧化硫(SO2)減少11.4%;二氧化氮(NO2)減少5.3%。累積四年(2020年至2023年)污染物預計削減達26,176公噸,已超過國家2025年減量標準。在空污防制上,市府積極與興達電廠溝通,在秋冬停止2部運轉,另2部機組發電負載量降至65%(停2減2),在供電無虞的情況下,減煤量由35%提高至50%;秋冬減煤時間再延長,前後共計1個月。同時,也排定3個階段燃煤機組除役及新燃氣機組投入商轉時程,他要求提早到2025年除疫。
他強調,高雄能源轉型五大原則是減煤、增氣、綠電、反核、區域均衡,高雄在2020年9月加入無媒城市聯盟,將持續輔導14座燃煤氣電鍋爐脫煤,期能在2031-2041年陸續除役,同時要用氣電/綠電換燃煤電;代燒垃圾持續減量;電力設備要透過法規修改來加嚴,預計提高至與燃氣電力設施的排放標準。他也說,高雄2018年公告工業鍋爐空污排放標準,原訂2022年7月為改善完成期限,他表示,上任後要求提早完成,在2020年年底,高雄市744座工業鍋爐已提早1年半,全數改善完成。
在氣電/綠電換燃煤電的具體作法上,高雄市府組成「綠電專案推動小組」,由林副市長擔任召集人,透過跨局處分工及協調,共同推動高雄市綠能之發展,以促進產業繁榮,降低空污等效益,於2021年年2月2日成立「漁電共生專案辦公室」,未來6年在高雄將設置1GW太陽光電容量,相當於1/4座燃煤電廠一部機組發電量,同時,以18個月推動「漁電共生」210MW設置量。預計可減少大林電廠一部燃煤機組1/2發電量。
有關大林蒲遷村,他重申,整個遷村作業一定保障居住生活權、財產權及社會權,2021年3月將遷村計畫書草案,包含3大優惠補償及6大優惠配套的專案救濟與補助措施向居民說明,並持續與居民溝通,2021年4月10日也會在當地成立「大林蒲(小港沿海六里)遷村服務中心」作為單一窗口,強調要達成共識才會歡喜搬新家。
教育部分,陳其邁表示,每個疑似霸凌案件都要能被妥善處理、對待、不漏接,市府邀集律師、教育學者、精神科醫師等21位委員,組成府級調查小組,共用參與每個案件的處理,同時加強宣導,讓所有人都清楚知道通報的管道。在接到案件後2天內召開會議,5天內作成初步的調查結果。提升教育品質上,2020年行政院宣布2年內「班班有冷氣」,上任後立即讓政策快速落實,除了取得中央補助35.4億外,市府也相對籌措了3.5億,總共38.9億,增加14倍經費,讓高中以下的學校班班有冷氣。在推動國際教育方面,市府2021年編列1.49億元比2020年預算6129萬,增加2.43倍,擴增在地雙語人才資源,開設雙語師資學分班,同時優化雙語學習環境,試辦雙語特色學校聯盟,支持偏鄉雙語資源,減少在高雄市的國際教育的城鄉差距。
有關國民運動中心,陳其邁說,目前鳳山運動園區內的運動中心已開始營運,未來將中正技擊館改造平價運動中心,預計2021年12月前可加入營運,另爭取中央的經費,在3處設置全民運動館,並運用既有校園空間5處打造運動中心。為讓健康長者就近有在地安老良好處所,市府普設各區社區關懷據點2021年設置450處,到明年底,預計可達500處。在設置長照據點,目前共佈建364處家C級巷弄長照站和日間照顧中心64間(分佈在51學區內),長照涵蓋率已自2020年6月43.66%,2020年底提升至54.61%。
為銜接幼兒2歳後的公共幼兒園(包括公立幼兒園和非營利幼兒園)2020年已達3成目標,2022年高雄市公共幼兒園建置比率,就可自2019年六都排名第6,晉升為六都第2名,另一方面,讓年青人「敢生、能養」,全市各區設置公共托育據點,22區設置17家公共托嬰中心、9家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合計26家,可收托898名未滿2歲兒童,後續將運用公有閒置空間及社會住宅場地佈建,完成後預計2022年全市將有30區51處公共托育據點。高雄市坐月子到宅服務方案從2013年4月開辦,與生育津貼為二擇一福利服務,到2020年底為止,已服務5,435位產婦。現行補助額度為第1胎80小時(價值2萬元)、第2胎160小時(價值4萬元)、第3胎以上240小時(價值6萬元)。
為全方位滿足企業員工、就業青年、經濟或社會弱勢之居住需求,高雄市將興建社會住宅遍佈13個行政區。他表示,目前已完成363戶,仍有凱旋青樹、鳳山牛潮埔段及左營興隆段約245戶興建中,岡山大鵬九村社宅,預計2021年8月動工,大寮捷運機廠社宅第一期400多戶,2021年年底發包,而前鎮亞灣智慧公宅,目前規劃設計中。
重視農漁民,他說,為減輕農友負擔,從2020年10月1日起,投入千萬預算擴大補助額度(中央補助50%,高雄市府加碼補助20%)協助農友投保農作物保險,養殖漁業同樣也容易受天候影響,研議推出養殖漁業天然災害保險(溫度型及降水型),協助漁民分擔風險,2021年度再提高補助,讓漁民僅負擔1/4保費。此外,為體恤從事農林漁牧業的民眾收入相對較不穩定,尤其現在面臨乾旱時期更加衝擊經濟收入,針對農業用水的水權登記案件(包含農業灌溉、林業、養殖業及畜牧業等用水),免收包含登記費、履勘費、臨時用水執照費及狀照費等規費,共計2,700元,並自2020年10月21日起生效,期望減輕農民的經濟壓力。
重視文化傳承,他表示,2020年整合各機關的資源,成立「新住民會館」成為市府提供服務的單一窗口,目前本市已結合社福中心設立5個新住民服務中心、22個關懷據點,未來將朝向每區都有服務據點努力;客語向下紮根上,研議設立「客語沉浸非營利幼兒園」,推動客華雙語教學;對原鄉文化的保存及部落建設市府也相當重視,加強行銷、增加能見度,加強原鄉建設,部落特色道路改善工程,2020年爭取經費1億餘元;2021年再爭取1.2億元。
2020年12月市府召開毒品防制會議,陳其邁指出,毒品防制首創全國以「結合治安、社區及醫療」三方面本土毒品防制多元處遇,邀集各方專家來研商防制的作法,將毒品視為國安問題,以青少年或青年為防制重點。在全民關注的缺水議題,市府超前部署,已召開2次抗旱小組會議,啟動水源調度與旱災應變措施,同時增加南化水庫連通管出水量,補充大高雄水源,新增3處伏流水、盤點抗旱水井、提前要求公立游泳池暫停營運等重要提前因應旱現的作法。
有關路平專案,2020、2021年都增列5億元的道路養護經費,以每年23億持續改善路平,就是要讓市民有感。而高雄2021年多項建設及建案增加,帶動民間建案增加,2021年相較於2020年施工案件數增加2倍。而統計2020年重大職災傷亡案件,為六都第二;2021年與2020年同期比較,案件數相同(5件),與台北並列第二,他表示,工安有再精進之必要,包括石化業歲修作業安全,2021年2-3月完成林園23家石化廠聯檢;4月會完成其他57家高風險石化廠檢查,其次為侷限空間作業,提高從業人員危險意識。共辦理22場宣導場次,含兩場觀摩會,此外,針對營造業加強建築工地稽查,4月6日市政會議通過強化工安實施方案,希望以建商自律、市府稽查、公私協力三方面強化。
陳其邁也提到市民關切治安議題,以2019年及2020年發生數比較,全般刑事案件,2020年發生數減少1431件;暴力犯罪案件,2020年發生數減少12件;重大刑案發生數減少15件。整體治安狀況呈現發生減少的平穩趨勢,市府都會檢視相關治安數據分析,針對治安熱點,持續掃蕩犯罪、查察槍枝、增加見警率,加強治安維護,同時加強警察與消防同仁的裝備。2021年配合中央編列2.49億,再加上市府配合款1.03億,總計3.52億,用來汰換警用車輛,並且警用無線電也配合中央,逐步汰換為新的數位警用無線電系統,預計2022年前完成。
建構讓市民朋友更心安家園,2020年首見登革熱本土零病例,他說,2021年持續朝這個目標努力;而汛期來臨前,加緊改善易淹水地區,包括大寮、林園、岡山、美濃等地,中央地方共協力投入18.61億,其中岡山地區預計2022年4月完工;大寮、林園地區排水整治預計2022年底完工;美濃地區排水改善2022年6月完工。
陳其邁最後表示,高雄是他的故鄉,回到高雄服務相信和大家都一樣希望高雄會更好,他再三要求同仁施政不分黨派、不分顏色,只要民眾有需求,就全力努力,他也抱著更謙卑的心情至議會,並且接受議會及民眾的指教,更加紮實做好產業實力與基礎建設,邁開大步,帶動城市前進,盼府會攜手讓高雄明天會更好
新聞來源 [買購不動產新聞台https://reurl.cc/g839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