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採石油遇阻力

新聞提要■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飛漲促使非洲政府投入新石化燃料開發案,但卻面臨外界強力阻撓。

精句選粹■The $10 billion project has become a flashpoint in the global battle against climate change, as some African governments with unexplored natural resources seek to resist a global push to limit investment in new fossil-fuel projects.

石油和天然氣價格近年來急速狂飆,激起非洲政府開採石化燃料儲備的興趣。烏干達、剛果和納米比亞相繼宣布新開發案,引來西方國家和環保組織猛烈批評。非洲國家主張,富國阻止窮國開採天然資源,加劇全球不平等。

富國喊減碳 窮國喊平等

法國道達爾(TotalEnergies)在烏干達最大的默奇森瀑布(Murchison Falls)國家公園內開採石油,並與中國海洋石油(CNOOC)、烏干達和坦尚尼亞政府合作,打算建造油管,將原油輸送至坦尚尼亞的港口出口。

部分擁有天然資源的非洲政府試圖抵抗外界阻力,投入新石化燃料開發計畫,烏干達規模100億美元的開發案成為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引爆點。

包括美國氣候責任研究所、法國環保組織「地球之友」,和歐洲議會在內的反對者指稱,烏干達的石油計畫每年將產生3,430萬噸溫室氣體,而且全球若想實現減碳目標,這些石油將無用武之地。

廣告

然而烏干達和坦尚尼亞主張,只要全球繼續使用石化燃料,就承擔不起讓境內的天然資源閒置。兩國政府表示,要求窮國守護全球碳匯(carbon sink,又名碳吸儲庫)和自然保護區並不公平,西方富國許久以前在追求自身經濟發展時,早已造成地球升溫。

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Yoweri Museveni)堅定表示:「沒有什麼能阻止這起開發案,烏干達不接受任何外部壓力,我們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開發案能為烏干達帶來可觀的收入。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估計,烏干達每年可從油田和油管獲得20億美元的稅收和權利金,幾乎是目前45億美元國內稅收的一半。

烏干達政府態度強硬

除了烏干達外,剛果計劃拍賣維龍加(Virunga)國家公園內的油氣開採地,那裏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山地大猩猩之棲息地,以及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泥碳沼澤地和雨林。納米比亞政府計劃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的世界遺產-奧卡萬戈三角洲(Okavango Delta)探勘石油。

剛果的計畫引來拜登內閣在內的國際抨擊聲浪,聯合國亦向納米比亞政府施壓,試圖阻止開發案進行。智庫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經濟學家指出,外界的批評可能損害非洲國家領袖的聲譽,甚至可能影響日後籌措資金和援助。

包括匯豐和巴克萊等十多家國際銀行和保險公司公開表示,不會為烏干達的油管計畫提供融資。地球之友指出,烏干達的開發案除了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還危害當地生態系統與野生動物棲息地,當地居民也被迫搬遷。

烏干達智庫開發與環境倡議聯盟指出,「事實清楚顯示,多數金融機構都不想與危害環境的計畫有所牽連。」

部分非洲國家官員認為,允許擁有開採基礎建設的富國從石化燃料儲備獲利,卻阻撓非洲等潛在新進者開採能源,加劇全球不平等。

烏干達能源和礦產開發部常務秘書貝特比(Irene Batebe)表示:「能源轉型不應該要求全球一致行動,以烏干達的汙染程度來看,不能說我們汙染嚴重。」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錢景俏 5檔電池材料供應鏈有戲
通路共享 全聯全家電支結盟
千金股年底競速 大立光王者回歸 掀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