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54/《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如何突破公視收視同溫層,成為大眾討論的話題?

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下簡稱《孩子》)入圍 2019 年第 54 屆金馬 14 項大獎,最終抱走 5 項大獎,包括電視電影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戲劇類節目剪輯獎、美術設計獎。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麼厲害?它如何突破公視收視同溫層,成為大眾討論的話題?

得到金鐘獎肯定,也被市場認可

《孩子》去年開播後不僅在台灣引發熱議,也上架到國際最大影音串流平台 Netflix,於 190 國同步播出,一舉衝上日本 Netflix 國際影集人氣第一名,而中國網站豆瓣上更有超過一萬名網友評分,至今仍保持 8.4 分的高評價。

談起這齣劇締造的聲量,《孩子》負責人、公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變得激動,「你們平常會看公視嗎?不會嘛!」她感慨,電視頻道觀眾銳減,是各國電視台都面臨的危機,「當觀眾可以透過各種管道看到其他國家的戲劇,再不思考內容怎麼連上數位平台,你就等著倒閉。」

不過,順應趨勢增加露出管道,絕非成功的唯一關鍵。於蓓華坦言,《孩子》的內容探討考高分、讀名校、進大企業等價值導致家庭關係扭曲議題,過於嚴肅寫實,很難受到商業台青睞,但如果「議題」可以變成「話題」,獲得大眾討論,才有可能突破公視收視群,觸及更多觀眾。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不做連續劇、拿掉愛情戲

為了讓議題發酵,於蓓華決定參考過去經驗,採取較容易成功的做法,除了選定公視多年來擅長的家庭劇,也設定偶像劇演員出演,並從中添加愛情氛圍,試圖向連續劇形式靠攏。

但她內心還是存在疑惑,「繼續採取習慣的路術,影視作品會更好嗎?」
就在第一版劇本完成時,導演陳慧翎卻因為出現健康問題而延後開拍,這突發狀況意外給了於蓓華長達半年的空檔,可以好好停下來重新檢視,現在的內容是否符合「與社會對話」的初衷。

一釐清「形式不是重點,扣對核心議題才是關鍵」時,劇組很快取得共識,要重寫劇本,把整齣劇的類型和方向全部翻轉。

首先,將連續劇變成 5 個獨立發展的家庭故事;緊接著拿掉愛情戲,改為在寫實的劇情中加入微量科幻元素,增加戲劇張力,讓短篇幅內容既能聚焦,又能擺脫枯燥的呈現方式。

於蓓華笑說,一旦把原先自我設限的框架拿掉後,編劇的創意無限,她也因此發現,「愈沒把握,愈不能複製以前的成功模式,你要想辦法走一條不同的路,才可能突圍。」

突破公視觀眾同溫層,劇本改編遊戲觸及更多人

用獨立單元劇來呈現,是公視少見做法,但《孩子》的創新作為,還不僅於此。為了觸及更多年輕人,突破公視頻道多年來觀眾群都是 45 歲以上中、老年人的瓶頸,這次還創下公視將電視劇本改編成遊戲的首例,以《KIDZ 孩子》在去年7月底登上線上遊戲平台Steam。

有了內容呈現方式和播放管道翻新,《孩子》成功引起不同社群的討論。現在如果你點開社群網站 Facebook、Instagram、Dcard、ptt 台劇版等,用關鍵字搜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會發現出面分享自己經驗的人多不勝數,且任何階段、年齡、成長背景的都有。有人以學生身分,寫出看完影片的感受;有人道出為人父母的心情;也有人回溯自己的童年,追憶起從前求學的心路歷程。

實際上,《孩子》從題材、角色設定到敘事手法,都是於蓓華和劇組共同帶著對影視環境一再變化的焦慮,歷經打掉重練的痛苦過程,且戰且走才找到的解答。

對她而言,《孩子》真正的成功之處,不是登上 Netflix、創下 Line TV上台劇的最高點閱率紀錄,而是突破公視觀眾的同溫層,誘發許多人的共感,寫下很多的 me too。「觀眾有反應,議題才能發酵,進而擴散聲量到國際上,成為一齣能引起共鳴、並非台灣限定的戲劇。」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