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落後補漲 生醫反彈可期

生技醫療股去年以來表現落後大盤的情況逐漸改善,尤其檢測相關的生命科學工具、醫療資訊技術股價表現出現反彈。圖/本報資料照片
生技醫療股去年以來表現落後大盤的情況逐漸改善,尤其檢測相關的生命科學工具、醫療資訊技術股價表現出現反彈。圖/本報資料照片

生技醫療股去年以來表現落後大盤的情況逐漸改善,尤其檢測相關的生命科學工具、醫療資訊技術股價表現出現反彈。法人強調,美國通膨數據下行,但整體經濟表現平穩,醫療產業去年落後大盤約2成,在財報表現平穩,且股價與基本面短暫背離後,可望迎來落後補漲買盤青睞,後市反彈行情可期。

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指出,就生技醫療產業長線來看,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估計,未來10年整體醫療支出年複合成長率5.4%,占GDP達19.6%,長線成長動能奠基醫療剛性需求。

生技業購併案蓬勃,去年購併件數高達142筆,創四年來新高,購併金額高達2.2兆美元,今年第一季購併活動持續強勁已達42筆,購併金額達450億美元,醫療保健產業在低評價、剛性需求支撐等優勢下,適合納入長期資產配置。

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擬任經理人陳世杰表示,現階段可瞄準創新醫療產業帶來的投資機會,掌握投資契機,當升息接近尾聲,通常是經濟成長動能相對趨緩的時候,金融市場震盪也相對較大。此時醫療照護產業較不受到經濟逆風影響,產業相對穩定,目前已來到升息尾聲,因此正是布局的好時機。

隨科技持續進化,民眾的醫療行為從傳統走向智慧,產業商機也由傳統製藥,轉往如遠距醫療、智慧監測、機器人手臂、照護中心等創新應用,催生創新醫療的新商機。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認為,樂觀看待GLP-1藥物和肥胖治療的前景,同時也看到AI在藥物探索的潛力,相信AI和機器學習有機會應用於過去被認為無藥可治的領域。根據高盛預估,預計至2030年美國服用減肥藥的肥胖成年人將從目前的約200萬人增加到1,500萬人,市場規模從目前約100億美元增到1,000億美元,凸顯龐大商機。

百達生物科技投資團隊強調,今年市場預期升息觸頂,且併購熱潮、監管放寬、關鍵新藥支持下,看好併購數量與新藥核准動能再創新高。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投信拚作帳 五檔最愛買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
純網路保險公司正式開放 金管會明年8月開始受理申請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