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價格戰激烈 衝擊物價表現

大陸統計局12日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0.3%遜於預期。專家指出,大陸新能源車價格戰延燒、影響汽車價格下滑,是導致整體CPI持續在低點的主因。

界面新聞報導,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5月汽車價格戰加劇,交通工具CPI和4月相比衰退0.9%,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創近一年來最大單月降幅,成為拖累5月CPI增速的重要因素。

對於今年以來激烈的車市價格戰,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11日表示,今年1~5月,共有近60款電動車降價,坦言「確是一場罕見的價格戰」。他指出,價格戰的背景,一方面是新能源車原材料價格下降,新能源汽車新品快速推出,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40%以上,也可說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階段。崔東樹認為,今年5月後,車市價格戰已有趨緩,未來大陸汽車市場有望回歸以促銷為主的常態,「不太會出現動輒降價20%的情況」。

據汽車業內人士指出,進入6月以來,雖仍有多家車企推出限時優惠,但部分車企的優惠幅度明顯「縮水」,可見近半年價格戰打下來,已將車企的銀彈和資源逼到極限。

根據乘聯會最新公布的5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當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1萬輛,年減1.9%,月增11.4%。今年前5個月累計零售807.3萬輛,年增5.7%。

放眼6月,乘聯會預估車市整體銷量仍有望保持較好增長。報告指出,隨著各地先後推出汽車以舊換新措施,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將發放電動車牌照,地方政府和車企努力衝刺銷量的意願強烈,有望共同推動6月延續購車熱度。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
世銀調降陸今明年GDP成長
亞太電開新局 遠傳扮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