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選讀》解讀綠電行不行? 歐洲「無風」電價瞬間大漲
綠電到底行不行?可能得看老天臉色。近期歐洲電價大漲,一度觸及2021年能源危機之後的新高,最主要原因在於歐洲天氣不穩定突然無風,使得風力發電大幅衰退,突顯綠色能源無法完全透過人為掌控配置的缺點,考驗能源轉型的彈性,歐洲各國的做法與狀況,值得台灣借鏡。
■發電量起伏大
上周,德國的風力發電佔比一度暴跌至7%,不得不多啟用燃煤與天然氣彌補缺口,電價一度飆至2022年以來的最高價格。同一時間,英國也有類似狀況,風電佔比只剩下4%,必須透過進口、核電、生質能及太陽能等方式補足。
最新數據顯示,許多歐洲國家在這段時間,甚至必須先釋放冬季的天然氣庫存,以解決暫時出現的發電危機,歐洲天然氣庫存的下降速度已經創下秋冬季節以來的新高。
英國每日電訊報提到,科學家表示,兩團空氣產生壓力差時就會產生風,壓力差也會受到溫度影響,這次的狀況是歐洲上空受到靜態的高壓系統壟罩,導致風速低於平均,天氣也呈現多雲。
報導指出,風力發電驟降雖然是相當罕見的狀況,但突顯發電量波動的危機,這也是電網規劃者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積極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
■能源轉型挑戰嚴峻
英國國家能源系統營運商(NESO)在11月初發布報告,分析英國若要在2030年前完成能源轉型的目標,需要做出「艱鉅的努力」在未來五年內將陸上風力發電的容量提升一倍,離岸風電容量增加兩倍,以及太陽能發電成長四倍。
報告提到,當英國的綠能發展走到這一步,才能在未來遇到風速與太陽光不如預期時,還能保持足夠的發電量。除此之外,風能與太陽能發電廠還需要核電廠、大量電力儲存業者,甚至消費者轉移用電時間等方式,保持供電彈性。
台灣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同樣會面臨相同問題,目標在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並將燃氣占比提升至50%、燃煤降至30%、再生能源達到20%,如何在過程中降低陣痛,並設置完整且長期的電網規劃,考驗執政黨的智慧。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老台北人回憶又減一!知名連鎖吃到飽將熄燈 慘淪「時代的眼淚」網揭原因
退休老師月領5萬挨批「爽領高月退」 他曝實際金額:要砲的去考考看就知有多難
台積電危險?斷供大陸晶片 老手直言「其實很傷」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