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豪專欄-主動、多元策略 應對降息步調不明

5月來迄今,全球主要市場樂觀氣氛增溫,一方面反覆修正原本對降息的預期,一方面仍抱持今年有望降息的預期,加上部分財報數據的催化,幾乎全球主要股市都呈現上揚;根據彭博統計,包括美歐主要股市、費城半導體指數和大中華股市等,漲幅都超過4%。

就相關數據表現來看,其中在經濟成長部分,在全球世界各地,經濟循環階段轉換正變得愈來愈明顯。簡而言之,全球經濟正在復甦,指示各地區復甦速度不同。以全球專注的美國經濟來看,眼下美國經濟看來愈來愈可能「不著陸」(no-landing),而非先前市場普遍預期的「軟著陸」。

美國經濟如果真的「不著陸」,成長韌性將影響物價,進而影響聯準會貨幣政策走向。事實上,這段時間聯準會官員在談論貨幣寬鬆政策時,已逐漸變得比較謹慎。如果「軟著陸」真的變成「不著陸」,經濟成長和企業獲利可能會首先受惠,但貨幣政策受到的影響可能導致股市出現價格修正。

目前來看,經濟成長應將支持企業獲利和股票評價,但地緣政治仍是一個會牽動市場的變數。以此推估,軟著陸機率仍高,經濟衰退風險則已明顯降低。這是非常接近一種「金髮經濟」(Goldilocks economy)狀態,也就是經濟成長速度可以支撐企業獲利,但不致強到出現經濟過熱和物價過度上漲的風險。

策略上,若把目前不確定因素納入考量,如何做好資產配置、應對市場波動就更顯得格外重要。首先,金髮經濟狀態應將繼續支撐股市。但仍得留意,市場對於聯準會接下來利率政策步調預期若出現較大落差時會市場的影響。

廣告

其次,若以席勒本益比(以經周期調整的企業獲利計算)衡量,美國科技股或那斯達克指數評價不算過高,但要留意個別科技股的評價變化。

展望後市,聯準會政策持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近期數據一方面可能促使聯準會推遲降息,但同時亦反映長線投資最重要的基本面,依舊支撐多頭行情。

根據聯準會會議紀要,對於經濟展望,維持給予堅穩擴張的措辭,認為就業維持強勁,失業率維持在低位,通膨在過去一年有所放緩但仍處高位;另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布報告,全球地區經濟成長預期獲上調,其中又以美國上調幅度最大。

另方面,聯準會也預計6月開始將縮表計畫自目前每月600億公債下調至250億美元,不動產抵押證券(MBS)則維持在350億美元、超過部分則轉為再投入公債,放慢縮表目標是希望確保較前一次的過程更為平穩。

不過,資本市場情況非常複雜,無法以簡單經驗法則概括。簡言之,主動式投資管理就是很適合應對這類市場,多元資產解決方案受歡迎是有原因的。目前美債殖利率區間震盪,市場等待重量級數據驗證景氣狀況,應對這種市場,債券就是資產配置的一環。

策略上,為應對降息不明,以及市場對降息預期反覆修正、重新訂價所將為市場帶來更多波動,策略上可把握三原則:首重多重資產,以多元收益資產配置為核心,應對行情走高伴隨而來的潛在波動。

第二,由於聯準會降息時點仍不明朗,尋求具吸引力的優質複合債、搭配短年期公司債,把握收益也降波動的策略變得相對重要。第三,聚焦題材明確、具結構成長利基的強勢領域,如台股、智慧城市及AI人工智慧等主題。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面板跌勢緩 大摩喊買雙虎
廣達將秀5G專網與AI實力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