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樹眉角多 台灣原生種最好

行道樹適合種什麼樹要「因地制宜」、「適地適木」。圖為屏東市中正路的大王椰子。(潘建志攝)
行道樹適合種什麼樹要「因地制宜」、「適地適木」。圖為屏東市中正路的大王椰子。(潘建志攝)

台灣曾在道路、公園、學校等公共空間大量種植黑板樹,近年來引發許多問題,政府除了停止種植也開始陸續鏟除。過去台灣種植行道樹很少採納植物專家意見,只要美觀、長得快就好,如今除了開始重視樹種適宜性,也大力推廣台灣原生樹種。

黑板樹因生長快速、照顧容易,綠化成果易見,一度成為台灣最常見的行道樹,也被戲稱「政治樹」。不過黑板樹屬淺根系,容易造成路面突起,木質脆弱易斷枝,不適合颱風多的台灣,加上花有濃厚異味、花粉飛散等問題,已被禁止做為行道樹。

最好不會開花結漿果

植物專家表示,過去台灣曾大量種植外來種的路樹,像黑板樹、小葉欖仁等,缺點浮現後才開始改變。適合做為行道樹的樹種很多,要視當地狀況而定,不過能夠保持常綠,落葉性不強很重要,否則路面一堆葉子將影響交通。

要因地制宜適地適木

另外就是最好不會開花、不會結肉質漿果的樹種,像最近盛開的黃花風鈴木雖然美不勝收,但美景太吸引人會干擾駕駛人,並不適合。木棉的花朵大而豔紅,盛開時非常漂亮,但凋謝後落花及隨風飄散的棉絮與種子都可能影響交通,亦不適合。

屏科大森林系名譽教授楊勝任說,什麼樹種適合當行道樹要「因地制宜」、「適地適木」,像北部、南部就不一樣,海邊、市區、工業區等地點也不同,要看樹種特性,當然最好是台灣原生種。

屏東林管處作業課長林湘玲說,道路性質、路幅大小等適合樹種也不同,例如種在分隔島還是人行道就有區別,分隔島如果像高雄市民生路、台北市敦化路等面積夠大,種植大型喬木成為林蔭大道就很適宜。

林務局去年推出《台灣原生植物於園藝、景觀應用樹種建議名錄》,共106種台灣原生種,其中79種為木本植物,除了以縣市區分外,也針對園藝、庭院、公園、道路等不同地方區分。全島都適合做行道樹的有茄苳、鐵冬青、杜英、薯豆、台灣海棗等,適合在屏東做行道樹的則有大葉山欖等1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