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先買後付」服務黯然下台 新貸款方案預計年底通行

商傳媒|記者楊金銘/綜合報導

蘋果週一(17日)正式宣告,去年在美國推出的「先買後付(BNPL)」服務Apple Pay Later將於今年底下台一鞠躬。蘋果表示,若現有用戶尚揹負開放性貸款(即無固定還款期限的貸款),仍可透過Wallet應用程式進行管理和付款。

蘋果去年3月開始向部分地區用戶推出「Apple Pay Later」服務,讓用戶將一次性消費金額分成四期,並在六週內支付,期間無需支付任何利息和費用。結果這項服務僅營運短短一年多即宣告收攤。《金融時報》分析指出,當初蘋果跨足「先買後付」領域時,美國市場利率偏低、BNPL確實吸引大量消費者辦理貸款,進而擴大民生消費;但如今隨著利率不斷上漲,也讓各大廠商開始面臨壓力。

事實上,去年7月就傳出,長期與蘋果合作的高盛銀行尋求終止雙方合作關係,真正的原因正是蒙受鉅額虧損,讓高盛決定暫緩在消費金融業務領域發展的野心,並縮減消金業務規模。

儘管跨足金融服務出師不利,蘋果仍表示,「我們的發展重點是為用戶提供簡單、安全和私密的Apple Pay支付選項,而這個解決方案,將使我們能夠與支援Apple Pay的銀行和貸款機構合作,在全球更多地方,為更多用戶提供靈活的支付方式」。

蘋果發言人表示,「從今年晚些時間開始,全球用戶在使用Apple Pay結帳時,將能透過信用卡和簽帳金融卡以及貸款機構獲得分期貸款,與第三方金融機構合作,提供更全面、更簡單、安全與私密的分期付款服務。隨著這項全球新的分期貸款服務推出,將不再提供Apple Pay Later(先買後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