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發作原因多!刺激因子一次看 醫揪「3大特徵」:讓人措手不及

 

蕁麻疹是臨床常見皮膚疾病,但臨床治療常常過於經驗性而不夠有實證醫學佐證,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於2021年發表最新版的蕁麻疹治療共識。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楊哲文表示,蕁麻疹的定義是突發性風疹塊(wheals)、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或兩者兼具。

楊哲文說明,風疹塊通常具有三項特色,第一沒有表皮變化各種大小的腫塊,有時會被反射性紅斑環繞;第二發癢,偶爾出現麻刺感、灼熱感;第三,皮膚通常在24小時內會恢復正常外觀。至於血管性水腫,除了癢感之外還可能伴隨疼痛的感覺,緩解速度比風疹塊慢,可能會維持長達72小時。

 

6項病史問答 幫助醫師了解病因

 

依據風疹塊、血管性水腫的持續時間,疾病維持時間小於6週為急性蕁麻疹,超過6週則定義為慢性蕁麻疹。楊哲文表示,急性麻疹常見的致病因素為食物、藥物及感染,但自發性無明顯病因者也不少見。目前已發現許多慢性蕁麻疹病理生理學相關因子,許多病因都不是過敏原檢測可以檢查出來 。

楊哲文指出,民眾就醫時醫師會詢問以下病史,若臨床判斷有需要釐清之處再安排合理的檢驗或檢查。

1.是否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 過敏,是否因血管收縮素轉換酶 (ACE) 抑制劑誘發,少數病患亦可能與預防接種、荷爾蒙、瀉劑、栓劑、耳和眼部滴劑、替代療法或中藥等有關?

2.是否與食物和酒精飲料相關,是否對食物有假性過敏(pseudoallergic) 反應?

3.是否有自體免疫疾病?

4.是否有可能相關的腸胃道疾病(例如幽門螺旋桿菌或海獸胃線蟲)?

5.是否因物理因素(如冷、熱震動)或運動誘發?

6.手術植入物及手術中是否曾發生蕁麻疹?

 

飲食限制並非聖旨 因食物引起的慢性蕁麻疹比例較低

 

針對蕁麻疹是否需進行飲食限制,楊哲文說明,需要釐清病患是急性或慢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約有2成多的病患是食物引起;若是慢性蕁麻疹,真正由食物過敏引起的比例非常少,不建議對大部分病患做太廣泛且無根據的食物限制;對於特定慢性蕁麻疹病患,病情大於兩年且合併腸胃道症狀(如腹脹、腹瀉),使用低組織胺飲食療法3週以上,則可以使6成的病患獲得改善。

 

急性與慢性蕁麻疹 治療有差異

 

近年來,急性蕁麻疹的治療沒有太大改變,楊哲文表示,第一線治療是抗組織胺(第一代或第二代),若症狀很嚴重且在接受抗組織胺後未見緩解,可考慮嘗試短時間 (約3-5天)口服皮質類固醇治療,雖然臨床上許多醫師常常第一線即給予口服類固醇,但需了解常規使用口服皮質類固醇對急性蕁麻疹的效益;當病患表現嚴重呼吸道、心臟或腸胃道症狀時,則應該在第一線使用腎上腺素治療。

至於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楊哲文認為,應著重於使用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而非視需求斷續使用,以減少疾病爆發情形,改善生活品質。目前已證實提升多種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 (sgAH) 藥物劑量的效益,包括bilastine、cetirizine、desloratadine、ebastine、fexofenadine、 levocetirizine 和 rupatadine。由於每位病患的臨床反應與經濟考量有很大的差距,醫師應根據每位病患不同的病況排除可能致病因子並妥善設計治療計畫,以期能有效控制惱人的蕁麻疹。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全身發癢、出現紅疹恐是蕁麻疹上身! 醫揪「致病因」:95%人都發生過
·
換季就牙起來!蕁麻疹全身癢爆怎辦? 皮膚科醫認證「7大止癢攻略」

◤換季準備清單 一站買足◢
必備發熱衣 衣櫃需要囤幾件
買一送一寢具換季區 來搶便宜
年度熱銷風衣保暖外套 這裡買
輕柔保暖羽絨被 低價高CP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