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負相關性正在回歸 美債重新發揮避險作用

隨著大量投資者湧入債券,多年來一直主張資產多元化的基金經理,終於得到平反。

近年來,這是一個明顯不受歡迎的建議。直到本月股市開始下跌,對債券的避險需求迅速飆升,幫助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一度推至 2023 年年中以來的最低水準。

股債長期以來的負相關,過去一段期間一直受到質疑,尤其是在 2022 年,這種相關性完全崩潰,當時股市遭到拋售,是由於通膨爆發,而聯準會快速升息所導致的,這導致債券在股市下跌時,根本無法提供任何保護。

不過,近日股市的突然暴跌,其原因來自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這讓聯準會快速降息的預期升溫,在這種環境下,幫助債券表現得非常好。

標普 500 指數在 8 月的前三個交易日下跌了約 6%,而美國國債市場卻上漲了近 2%。這使得將 60% 的資產投資於股票、40% 的資產投資於債券的投資者,表現更優於完全押注股市的投資人。

隨著股市在過去幾天企穩,債券抹去大部分漲幅,但更廣泛的觀點—即固定收益在市場混亂的時刻有助避險,這一方法重新獲得驗證。

TwentyFour Asset Management 投資組合經理 George Curtis 表示,他們一直在購買政府債券。這是一種對沖。實際上,他們從幾個月前就開始增持,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美債的殖利率更高,另一方面,是因為他也預計,隨著通膨的消退,舊有的股票 - 債券關係將回歸。

儘管如今債券市場令人興奮,但仍有許多像摩根大通債券基金經理 Bill Eigen 這樣的人對重返市場持謹慎態度。

Eigen 管理著規模 100 億美元的摩根大通戰略收入機會基金 (JPMorgan Strategic Income Opportunities Fund)。過去幾年,他持有的基金有一半以上是現金,主要投資於美國國債等現金等價物的貨幣市場基金。

Eigen 不相信通膨真的夠溫和,也不相信經濟疲軟到值得聯準會採取寬鬆措施來改變這種局面。

他說:「降息幅度將是小而漸進的。債券作為避險工具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我們仍面臨通膨環境。」

更多鉅亨報導
台股股災歸咎三原因 法人:可轉進債券ETF避衰退風險
35檔債券ETF 8月除息大戰開打 票面利率最高10檔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