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綠電不穩定!台電與英商合作降低停電機率

【時報-台北電】台灣風光發電最高已達近800萬瓩,佔比超過32%(指容量,非發電量),對電力系統產生新挑戰,台電去年底與與英國創新能源技術公司(RTL)展開5年「電力系統即時慣量量測計畫」。目前已於北中南10場域佈建即時頻率變化率測量系統,預計明年結合新儲能案場上線開始實測。一旦電力系統即時監測能力提升,將可進一步減少停電機率,即使發生也能縮小影響範圍與時間。

今(22)日經濟部能源局與英國在台辦事處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合辦「第18屆台英再生能源交流會議」,針對離岸風電運維、氫能及碳捕集與封存及智慧電網等議題進行交流,英國對台貿易特使福克納勳爵率領英國10家再生能源企業參與,現場台電由副總經理吳進忠代表與會,與去年底開始合作的RTL公司代表-亞太區業務執行董事David Sterling一同分享合作心得。

台電指出,RTL是國際知名的電網韌性科技公司,於2010年成立,專注電網慣量量測及大數據演算分析,曾獲2022彭博新能源財經先鋒肯定,被評為值得關注的氣候科技新創,合作對象除台電,更涵括英國國家電力公司、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等知名電業,公司自去年12月與其跨國合作「台灣電力系統慣量量測服務」。

我國與英國、日本皆屬海島型獨立電網,不像歐洲有跨國電力支援,當綠能佔比持續提高,間歇發電特性也對系統運轉產生新挑戰,台電現有會從發電機組推估當下的系統應變能力(慣量),作為電力調度策略參考。

電力系統穩定運轉需維持一定頻率(60赫茲),但會因發電、用電或機組跳機停電突發事件而波動,所謂「慣量」,是指能夠抵抗這些頻率變化的因應能力,慣量越高,維持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時間就越長,現在主要由傳統發電機組擔綱提供。

如今台電與RTL合作電網慣量即時量測,涵蓋範圍擴及用電端,大幅提高掌握精準度,有助評估與因應各種電力狀況,除可增加系統的再生能源容納能力,還能進一步減少停電機率,即使遇到突發停電事故,亦可降低影響範圍與時間。(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王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