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核三退役衝擊電力排碳 出口恐課重稅

【時報-台北電】衝擊新政府減碳!核三廠1號機7月停機,2號機明年5月退役,失去此無碳電力,排碳少降570萬噸,將造成電力排碳係數大降不易,不知何年可達成明年基準0.424公斤。學者直指,我國電力排碳係數超過歐盟1倍,2026年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上路後,出口廠商恐被課重稅,呼籲政府快推動綠能與核電低碳組合。

去年我國電力排碳係數降至0.494,等於每度電排0.494公斤二氧化碳當量,經濟部譽為統計以來新低。但其實這速度依據《電業法》規定,2025年我國的電力排碳係數基準為0.424,尚差距達0.07公斤。

數字看似不大,但看看近5年電力排碳係數比較,2019年為0.509公斤,被譽為新低的2023年係數,僅比之少0.015,如果照這速度,要降0.07公斤,要花20年以上。

而核三退役,不僅衝擊基載供電、電價成本,更不利電力排碳係數加速走低。核電是幾近0碳排的電力,2部機一年可發150億度電。停機後,雖然綠電也在增加,可是政府主要以燃氣來替代。比較燃氣每度排碳0.38公斤,如果核三不退,可以少排碳570萬噸,占台電全年排碳的6%。

面對核三退場衝擊減碳,台電強調,預期今明兩年電力排碳係數仍會比去年降低,主要是興達1、2號老燃煤機組去年除役,加上再生能源持續成長,尤其今年會有大量離岸風場加入。但台電坦言,核三停機將影響係數降低速度,造成降幅不如預期低。因為今年台南森霸二期點火、大潭7、9號、興達新1機上來,確實都是燃氣機組,仍會排碳。

廣告

電力排碳係數走跌緩慢,不僅政府減碳跳票,更衝擊廠商出口。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直指,歐盟電力排碳係數僅0.24,台灣是人家的1倍以上,也比美國0.4高。未來歐盟碳邊境稅課徵會進入範疇二間接排放計算,到時出口業者使用的電力排碳係數會被納入,再加上歐盟碳定價系統每噸是100美元(3100元台幣),影響會很可觀,尤其是出口歐盟最大宗的鋼鐵業。

他呼籲,只要延役核一二三,加上核四重啟,一年就有610億度以上,發電占比超過2成,搭配綠能,就能夠讓我們無碳電力迅速提高,減輕出口商碳邊境稅。(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王玉樹/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