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學者:台灣議題熱前所未有 資訊需求待填補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塔林20日專電)立陶宛學者、外交官羅思婷說,2003年開始研究中國、台灣,相關議題從未像現在這樣獲國內各界熱烈討論。她提醒,民眾需要更多相關資訊,這絕對有助台灣在立陶宛的正面形象。

曾在台灣攻讀中國研究的羅思婷(Justina Razumaitė)提到,儘管主掌外交大權的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多次強調無意挑戰「一個中國政策」,北京依然譴責立陶宛允許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台灣代表處是在國際上製造「一中一台」;既然北京主動提出這樣的詮釋,她願意讓更多人認識何謂「一中一台」,中國外交部不妨也多加使用這個概念。

目前擔任駐挪威大使館官員的羅思婷曾任立陶宛外交部首席政策分析官、中國事務部門主管,也在維爾紐斯大學(Vilnius University)任教。她近日赴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在探討中共在波羅的海地區影響力的國際研討會擔任講者,並接受中央社採訪。

研討會由愛沙尼亞政府支持成立的智庫「國際防衛與安全中心」(ICDS)及其所屬「愛沙尼亞外交政策研究所」(EFPI),偕同捷克智庫「解析中國」(Sinopsis)合辦。

她受訪時說,長期以來,立陶宛國內關於台灣的資訊有限,對中國的認識也不深,她等了近20年才看到立陶宛社會開始認真討論中國、台灣相關議題,如今中國、台灣已是牽動立陶宛國內政治的重要元素。

羅思婷指出,立陶宛與台灣都經歷過威權統治,並大約在同一時期民主轉型,對台灣有所了解的人知道2004年在台灣有串起約500公里人鏈、發想自1989年「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的「228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活動。歷史共通點讓立陶宛人傾向視台灣人為志同道合的「自由鬥士」,她期待代表處的設立有助更多人認識台灣。

台灣代表處11月18日成立。羅思婷提到,當天最早前往道賀的包括立陶宛1990年重獲獨立後的第一任元首、89歲的維陶塔斯.藍斯柏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他領導立陶宛脫離蘇聯、重獲獨立及自由民主,廣受國人敬重,一如捷克故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他的現身意味立陶宛與台灣的關係「意義非凡」。

羅思婷在研討會上表示,立陶宛輿論開始較密切關注中國始自2019年,當年1月立陶宛的安全及情報單位在年度評估報告中首次點名中國的情報、統一戰線活動對立陶宛構成安全「風險」(risk)。儘管不滿被視為「威脅」(threat),中國去年依然與俄羅斯同被列為主要風險來源,這個情況並持續至國會近日通過的今年度報告。

2019年8月23日,在維爾紐斯市中心舉行的「波羅的海之路」30周年紀念活動上,集會民眾表達對香港民主運動的支持,卻引來幾名中國人囂張鬧場,驚動警察趕赴現場處理。羅思婷說,證據顯示中國外交官直接參與此事,研判行動經統戰部門規劃。中國是安全風險可謂不言自明。

立陶宛今年5月宣布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機制,但在中方的相關官網上,立陶宛尚未被「下架」,甚至「立陶宛國家協調員」頁面也還在,只不過沒有協調員照片及資料。

羅思婷提到,有意思的是,無論是2012年加入、或是2021年退出這個機制,都是在立陶宛保守偏右的政府領導下發生。雖然立陶宛現在的對台作為看來或許「狂熱」,但執政聯盟不過是落實政見和政策綱領:強化立陶宛在世界的影響力、讓立陶宛在推動區域與全球民主扮演要角、支持世上為自由奮鬥的人們,以及立陶宛外交部在2021至2023年戰略行動計畫提到的擴大在東亞與亞太地區的外交網絡。(編輯:郭中翰)1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