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副院長 江啟臣十年底蘊 扛國會外交重任

去年九合一地方大選過後,立法院進入戰國時代,藍、綠、白三黨席次不過半,但在野的國民黨成為最大黨,更拿下立法院正、副院長寶座。擔任三屆立委的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將延續立院「國會外交」,透過過去十年在外交國防委員會的經驗加值,深化台灣民主品牌、爭取加入國際上的重要組織。

作為立法院長的分身,江啟臣說,當初被韓國瑜找來一起搭配,是因為他擔任立委12年來,有十年鑽研外交、國防事務,他與韓國瑜都有默契,主持院會、協商議事是院長責任,而由他挑起「國會外交」大任。由於台灣在國際處境的特殊性,正式官方往來有其困難性,國會外交成為台灣與各國政府部門、民間團體「政治樞紐」的臍帶。

「立法院是台灣政治的心臟,有新政府也有新國會,所有外賓來幾乎都會到立法院參訪。」江啟臣說,觀察近年國會外交變化,台灣漸被國際認識,過去一黨獨大或全面執政的時代,外賓使節到訪台灣,除與總統對話,在國會聽到的聲音比較單一,進入三黨不過半的新局面後,他們更想知道包括國民黨、民眾黨在野的政策方針,多元意見與特定的議題,更有機會發生碰撞與交流,這正是江啟臣身處最大黨團、擔任副院長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江啟臣認為台灣有四大角色,即「區域秩序與民主價值捍衛者」、「兩岸和平安定推進者」、「科技創新領航者」、「人道主義貢獻者」,深化國會外交,有利於台灣角色價值的加成。其中,印太區域的連結是他最重視的一環,3月11日首次率團拚外交,第一站就瞄準與台灣長期友好互動的日本,參與「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年會、拜會日本主要政黨與代表。

廣告

他還提到,推動國會外交最大的共識,就是「不分黨派的對外團結一致」,無論在立法院朝野立委吵得多兇,出了國門務必站在國家最大利益去談判、交流與溝通。他也向日本主要政黨當面提及台灣加入CPTPP的理由與積極度,他認為印太地區國家的國會議員,都可能是未來協助台灣爭取加入國際會議的重要朋友。

「我在國際上的老朋友很多,而現在他們正在朝向接班梯隊邁進。」江啟臣說,許多國家屬內閣制,國會議員很大機率會入閣推動政策、影響方針。今年403花蓮強震發生,也有美國國會議員親筆寫信給予關懷,這些都是國會外交長期累積後的果實,面對中國大陸崛起的挑戰,很多國家的關鍵領域政策,開始將台灣納入合作對象,這些朋友都可能成為新部長、新首相,進一步影響國家政策制定。

江啟臣還說,「國會也可以扮黑臉,行政部門不需要對在野陣營太具有敵意」,許多雙邊關係的談判斡旋上,國會力量不能忽視。江啟臣希望在三黨不過半的國會新局中,大家攜手拚外交。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股回跌 兩大內資百億護盤
廣達擴產 加碼美國投資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