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連3年超徵創第3多 今年估超出3800億元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今年最後一個月,財政部周二公布賦稅統計,全國賦稅收入11月實徵淨額2653億元,年增加117億元或4.6%;累計1至11月實徵淨額3兆2877億元,年增加2080億元或6.8%。達成率方面,累計1至11月實徵淨額占累計分配預算數112.7%,占全年預算數107.1%,提前達成年度目標,已超出2175億元。觀察近年12月高低標,單月實徵淨額介在1446億元至1682億元之間,全國稅收預估高出預算數在3600億元至3800億元之間,為連續第三年超過預算數,且超徵第3多,僅次2021、2022年,但影響稅收因素不少,全年實際稅收規模還是需要持續觀察。

中央政府賦稅收入(不含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前11月實徵淨額2兆3937億元,年增加1840億元或8.3%;已超出全年預算數1988億元。觀察近年12月高低標,單月實徵淨額介在761億元至943億元之間,中央稅收預估高出預算數在270億元至290億元之間。

地方政府方面,累計1至11月地方政府賦稅收入(含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實徵淨額7457億元,年增加145億元或2.0%;占全年預算數99.0%。契稅、菸酒稅、健康福利捐,目前達成全年預算數約9成,預計今年目標額在臨界值。其中,菸酒稅主因菸品減產及因應疫後出遊潮,業者增加供應機場免稅商店所致。

稅收項目創單月新高僅有營業稅;累計稅收創歷年同期創新高項目有總稅收,以及關稅、營所稅、綜所稅、營業稅、遺產稅、特銷稅、房屋稅、牌照稅、印花稅等九個。

廣告

與台股高度關聯的證交稅,11月及累計1至11月上市櫃股票平均每日成交值為3470億元、3322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2729億元、2924億元)增27.1%、13.6%,其中單月平均每日成交值創近3個月高點,主要持續受惠AI因素,以及聯準會升息尾聲,使得台股持續交投熱絡,12月截止12月12日上市櫃成交值也達3908億元,證交稅收動能有望延續。今年11月證交稅實徵淨額177億元,較上年同月增加38億元或27.5%,已連7個月雙位數正成長;累計1至11月實徵淨額17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62億元或10%,已超過預算數225億元,並為歷年同期第二高表現,僅次於110年前11月的2538億元規模。

台灣房市狀況,雖然央行升息,但預估僅短期影響較大,時間拉長影響收斂,且今年受惠新青安貸款持續催熱房市需求,加上去年基期偏低,房市相關稅收如土增稅、契稅、個人房地合一稅等皆有不錯成績。

土地增值稅(土增稅)今年11月實徵淨額62億元,年減3億元或4.9%、月增7.7%,已有漸次平穩跡象;累計1至11月實徵淨額678億元,年減173億元或20.3%,主因去年有大額稅款案件,土增稅前11月占全年預算數6成4,離全年目標還缺375億元,依目前每月土增稅表現,預估無法達成全年目標。11月土地增值稅徵起件數4萬7803件,年增5801件或13.8%;累計1至11月土地增值稅徵起件數48萬5986件,年減少4萬4855件或8.4%。

契稅單月實徵淨額達今年以來最高,年增24.9%,連續6個月正成長,主要受惠新屋交屋潮挹注,當中新北市、高雄市增加較多。個人房地合一稅單月實徵淨額,年增34.2%,同樣連續4個月正成長,增加較多為北北桃。

貨物稅11月實徵淨額133億元,年減少8億元(-5.7%),主因去年進口車稅額基期較高所致;累計1至11月實徵淨額1487億元,年增加112億元(+8.2%),其中車輛類增加140億元(+21.8%),以進口車稅額增加較多,油氣類減少17億元(-3.0%),係受汽、柴油貨物稅調降之基期因素差異影響。貨物稅達成率95.4%,今年目標僅差71億元,若以每個月百億元水準,預估今年度目標可望順利達標。

單月新高稅目的營業稅,11月實徵淨額1062億元,年增加84億元(+8.6%);累計1至11月實徵淨額5634億元,年增加296億元(+5.5%),亦寫歷年同期新高,主因升息致金融業營業稅增加、國內需求穩定、適用外銷零稅率營業人申請退稅減少,以及電子零組件、礦產品及化學品等進口稅額減少之交互影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