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首季出口14年最冷;新台幣NEER、REER雙雙彈升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0.594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1.8分,成交值為7.14億美元。

2.集中市場7日融資增為1657.02億元,融券減為476054張。

3.集中市場7日自營商買超18.54億元,投信買超34.26億元,外資買超39.08億元。

4.「料峭春寒」,財政部直言今年首季出口將是「金融海嘯14年來最冷的一季」(指年減幅度最大)。財政部昨公布2月出口額僅310.5億美元,創2年來最低點,年減17.1%,連續6個月負成長。財政部預估首季出口總額無法達千億美元,恐創8季來新低,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直言,出口還處於「料峭春寒」之中。

5.2月連假後外資大舉匯入,新台幣歷經一波多頭行情,隨後由升轉貶,但在主要非美貨幣表現相對抗跌,因此根據台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統計,2月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及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不降反雙雙上升至119.64及100.38,其中NEER創四個月新高,顯示台幣匯率相較其他非美貨幣穩定。

6.台電大虧,今年4月電價將漲,外界怪罪缺口是再生能源躉購制度導致,台電昨強力否認,表示實在是2022年燃料成本較前一年翻倍漲的關係。檢視台電燃料成本,去年核能發電機組僅全盛期一半,相較當時少發176億度電,全用綠電與燃氣取代,換算燃料成本要多超過550億,絕對是造成虧損擴大原因之一。

7.歷經3年新冠肺炎疫情,基隆港7日迎來郵輪復航,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市府將致力提升觀光,吸引觀光客留在基隆。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也指出,以今年基隆港郵輪到港的狀況來看,產值上看10億元。

8.通膨壓力難抑,主計總處昨天公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43%,17項重要民生物資中,有雞蛋、沙拉油、米、豬肉等9項單月年增率超過5%。值得一提的是,疫後旅遊需求大噴發,國外旅遊團費漲幅高達28.27%,推升娛樂服務費價格。(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