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智原營收逐季成長;仲琦前三季EPS創五年新高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2.319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9.3分,成交值為9.54億美元。

2.集中市場25日融資減為1678.84億元,融券減為630256張。

3.集中市場25日自營商買超59.26億元,投信買超3.01億元,外資賣超103.41億元。

4.IC設計服務廠智原(3035)25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第三季營收及獲利表現符合預期,每股淨利2.41元。智原總經理王國雍表示,雖然近期市場波動大,但營收季增態勢不變,第四季營收可季增低個位數百分比,全年營收年增超過六成的目標不變,明年第一季營收表現還會維持成長。

5.全球寬頻接取設備領導品牌仲琦科技(2419)預訂在11月2日召開法說會,但趕在法說會召開前,仲琦就忙不迭的分享好消息,宣告前三季EPS以1.09元創下近五年來的新高。

6.IC載板大廠欣興(3037)25日公布第三季財報,稅後純益85.62億元、每股純益5.8元,獲利改寫單季新高,第三季整體營運優於預期。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達222.58億元、年增170.58%,每股純益15.09元,前三季賺逾1股本。

7.快閃記憶體大廠旺宏(2337)第三季受到市況低迷影響,每股淨利1.35元。董事長吳敏求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成長趨緩並造成記憶體需求減弱,旺宏第四季起將減產20~25%,以避免未來可能的存貨跌價風險。同時,旺宏今年資本支出也由原訂的160億元下修至106億元,減幅約達34%。

廣告

8.5G、AI、AIoT、HPC等趨勢不變,伺服器、交換器等設備持續有升級需求,儘管下半年伺服器產業在庫存調整,但法人看好金像電(2368)在兩大應用動能有撐之下,第四季有望力拚與第三季持平、維持高檔表現,而2023更在兩大CPU新平台的帶動下,繳出更進一步的成長可期。

9.受惠於疫情趨緩及暑假旺季加持,大魯閣(1432)第三季營收季增逾4成,總經理謝國棟表示,第三季滑輪場、打擊場業績暢旺,營收規模擴張,公司因此轉虧為盈,單季稅前淨利達3,728萬元,第四季預估將維持獲利表現,全年力拚轉盈。

10.黃小玉、棕櫚油等農糧原料價格從5、6月開始回檔,原本市場寄望食品廠下半年獲利有望改善,不過成本下降的傳導需要時間,老牌食品廠味王(1203)25日表示「成本完全沒有降」,保守預估下半年營運表現,只能力守與上半年持平。

11.友華(4120)25日宣布,取得國際製藥集團Chiesi(凱西)三項罕見疾病注射藥物,於台灣與東南亞市場的獨家代理權,上述藥物主將用於治療法布瑞氏症、嚴重複合型免疫缺陷症(ADA-SCID)與Alpha-甘露糖儲積症的酵素替代法。

12.微機電(MEMS)麥克風廠鈺太(6679)25日決議買回庫藏股,預計買回一千張庫藏股,買回價格將落在140~280元,目的將轉讓股份給予員工,這也是鈺太今年第二度決議買回庫藏股。(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