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國內消息》外資大賣超782億;AI台股多頭火種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新台幣17日重貶1.97角,收在31.589元,本周三個交易日累計貶值達4.6角,也讓中央銀行罕見連二日出聲捍衛強調,今年以來新台幣對美元貶值2.7%,小於日圓貶4.62%、韓元的4.18%及泰銖的3.87%,波動度小於其他主要貨幣,顯示新台幣仍維持長期以來「相對穩定」基調。

2.台股內憂外患雙重挾擊,外資匯出致新台幣重貶,17日更大逃殺賣超782億元史上第三高並壓低台指期結算,股匯期三頭賺,公股、投信、自營商及壽險大戶等四大內資大團結,估至少砸下300~400億元護盤,台股收盤雖摜破季線,但跌幅1.07%、相較陸港韓展現強勁抗跌力;勞動基金及退撫基金手中合計仍握有1,555億元的銀彈,將伺機撥款進場。

3.台股遭到外資連著兩天大提款1,233億元、台股跟著下跌385點,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連袂信心喊話,當國際出現重大事件時,台股可能會與全球市場連動,強調台股基本面良好,投資人宜理性面對近期波動,呼籲投資人應保持冷靜,審慎評估國際事件對台灣的影響並理性看待近期股市變化。

4.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加上美國聯準會(Fed)為主的降息趨勢,包括中信、永豐、國泰世華等銀行皆看好黃金後市,臺灣銀行則認為金價至少有撐。銀行業者分析說,依歷史經驗,黃金在降息期間表現優於大盤,可逢低布局,如黃金存摺、黃金基金、黃金ETF等,都是投資人投資黃金的重要工具。

5.揮別毛三到四的年代,仁寶去年前三季毛利率重返4.4%,初步繳出「由追求營收高成長調整為追求經營效率」的策略轉型成績單,仁寶董事長許勝雄在今年旺年會中宣布,未來集團在新事業的布局上,會採取更為積極的布局,擬由既有的「囤墾式」轉向「掠奪式」策略,並揚言未來二至三年至少會有二至三個併購案,併購的主力除擺在醫療上,包括車電和5G、低軌衛星都會是重點。

廣告

6.就是人工智慧(AI)最強!美股輝達、微軟16日股價頻創新高的題材發酵,台股AI供應鏈17日逆勢大盤跌破季線而走揚,在股市修正的過程中,包括晶圓代工台積電、IP矽智財的神盾、M31、安國等,成為多頭重新點燃台股向上的火種。

7.股王世芯-KY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參與海外存託憑證17日完成訂價,本次募集發行價折合新台幣約每股3,500元,發行價創台股史上新猷,募資總額達4.12億美元(約新台幣129億元)。公司表示,籌資將用於外幣購料,並強化公司財務結構,以提升公司未來營運的競爭力。

8.台積電法說正式登場,經過外資券商近期接力重申看好中長線後市、先替毛利率可能暫時衰退打預防針、調升目標價等一輪操作,市場對台積電法說會關注度已經拉滿,押寶派與暫時觀望派對決來到最終時刻,外資則持續緊盯資本支出、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與毛利率議題。

9.金融支援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動能趨緩。據金管會統計至2023年11月底,國銀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為新台幣7兆1,918億元,前11月增加3,973億元,相較2022年4至11月僅8個月就增加9,460億元,放款動能明顯趨緩。

10.科技大廠活化資產祭出新模式,環球晶17日盤前發布重訊,宣布其全資德國子公司GlobalWafers GmbH,於2024年1月16日(德國時間)完成以所持有世創(Siltronic AG)股份,作為交換標的的3.452億歐元(約新台幣119億元)海外附認股權公司債訂價,以活化資金。(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