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三大趨勢衝擊 台供應鏈備戰
【時報-台北電】CRIF中華徵信所16日舉辦「全球科技競逐產業新革命,由BI.AI打造綠色智造供應鏈」論壇,強調歷經中美貿易戰、COVID-19疫情、加上零排放與ESG浪潮,正驅動全球各國以科技競爭為主戰場角力,隨美國制裁半導體發展,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重組趨勢日益明顯,台灣產業應尋求因應的新路徑。
CRIF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16日指出,台灣製造業形成全球一條條的供應鏈,要做的是「穩定」的狀況,對於新趨勢,業者要先做到三個「台灣優先」:核心技術,本土投資,本土供應鏈。
對於布局全球的台灣企業,劉任建議,同時要進行四大要務,一是大陸供應鏈要有有序外移的準備、二是確保上游原料和關係、三是補強台灣戰略產業弱勢及協助供應鏈中小企業ESG、置四是找尋新市場以替代失去的大陸市場。
經濟部長王美花致詞時指出,減碳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是無法迴避的現實,但目前企業、產業界減碳進程仍遠遠不足,因為台灣中小企業上百萬家,迫切需要「以大帶小」模式,經濟部的立場亦採取與業者共同合作,讓減碳更有成效。她並舉例,台積電供應鏈是製造業與服務業利用科技與商模減碳的好案例。
中華徵信所總經理郭曉薇指出,徵信技術可協助掌握企業BI(Business Information)與商業夥伴曝險現況,規避信貸地雷,同時知名企業「以大帶小」一齊落實ESG,同時確保供應鏈管理出貨,此外還可針對斷鏈積極開發亞洲市場合作夥伴,避免地緣衝突連帶獲利虧損。
劉任則就戰略產業產業供應鏈重組趨勢指出,長期美國與大陸兩大陣營形成兩個各自獨立的經濟體與供應鏈,對台灣來說,關鍵則在於大陸,一是台灣科技業在大陸有利益龐大供應鏈體系,二是如何切割中美兩個供應鏈。
目前全球半導體市場大陸占有30%,其次為美國的28%,一旦美國要求完全切割大陸半導體市場,現有30%的大陸市場就必須重新找尋新市場,對全球供應鏈來說將是不可承受之重。(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碧芬/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