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回溫、ASP跌勢結束+新品效益、海外收割,笙泉營運有望漸入佳境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MCU晶片設計業者笙泉(3122)受惠於產業回溫、ASP跌勢結束,加上新品效益與海外邁入收割期,後續營運有望漸入佳境,下半年挑戰單月損平、全年甚至虧轉盈。而公司自6月4日起大漲,源自市場傳出為儲能概念股,然公司表示,自家產線M3,雖可應用於相關領域,但目前無打入重電相關的客戶訊息。笙泉因自6月初起傳出,為重電概念股,打入儲能領域,並自7月起放量,並將帶動其營運顯著強彈,致使股價自6月4日的41.45元,大漲至6月19日最高價的64元。

而針對相關市場訊息,公司回應,並無打入重電儲能領域客戶端的訊息,自家產品均是透過通路商進行銷售。也補充,自家產線中,若要適用於儲能,則是去年底推出的M3,這是32位元的MCU,目前雖可量產,但處於推廣階段,期待下半年可以放量挹注營收。

就本業的體質來看,笙泉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藉以降低大陸比重,近幾季以來,大陸與非大陸市場占比最高為79比上21,目前則降為67比上33,而大陸與非大陸市場在營業利益的佔比則為58比上42,顯見持續提升非大陸市場,對公司獲利將有不錯的挹注。此外,笙泉的晶圓代工主要在世界先進的8吋廠,封測部分則仰賴超豐,受惠於代工價格放緩,笙泉今年成本費用上亦可相關輕鬆。

而笙泉目前單月營收約3000多萬元,單月損平點約4000多萬元,受惠於產業回春、中國MCU砍價潮到尾聲,開拓海外市場有成,以及新品效益,公司期許下半年將有望看到單月突破損平點,內部也希望今年全年可以虧轉盈。

在海外市場開拓上,笙泉最看好印度,估印度今年可以年增二成多,整個海外市場營收可以年增20%~25%,而中國大陸今年營收可以年增個位數,整體公司今年業績營收一成多。產線方面,最看好馬達相關MCU新品,7~8月可以就位,第三季和第四季逐季放量,其次是電腦週邊。附帶一提的是,公司的可轉債將於9月底到期,若全數轉成普通股,則股本將增加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