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所」和醫院、診所不一樣!約診制、一對一治療、保險給付 常見問題專家帶你一次看

物理治療在現代社會的需求性越來越高,除了在疾病、傷害後的復健舉足輕重,在預防保健的層面上,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知道嗎?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不只在醫院和診所中出現,也在「物理治療所」中提供服務!

不論是運動時扭傷的學生、腰痠背痛的上班族、需要復健運動的長輩,現今尋求物理治療的民眾越來越多,你是否也在早上 8 點時看過在診所騎樓鐵捲門排隊等待復健的人龍呢?而許多民眾不知道的是,除了能在醫院及診所的門診治療、復健,還有「物理治療所」可以選擇。物理治療所又與醫院、診所有何不同?提供的服務有何差異?踏進物治所前需要知道的一切讓資深物理師黃博靖院長來告訴你。

物理治療所中沒有醫師?誰來幫我做治療?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黃博靖院長指出,在物理治療所內以物理治療師為主體,提供治療的專業人員就是所內的物理治療師,治療科別包含了:骨科物理治療、運動治療、神經治療、兒童治療、燒燙傷治療、心肺功能訓練、行走訓練、肌力訓練、功能訓練。

他說:「尋求物理治療幫助的民眾很多,常見的有落枕脖子扭傷、腰拉傷、肌肉拉傷、腳踝扭到、小朋友做鞋墊等,特別在有大型路跑活動後,來診間的民眾也會顯著增加,那物理治療師會用 3 個 M,徒手治療 Manual、儀器治療 Modality、運動治療 Movement,來幫民眾解決疲勞與傷害。」

照片檔 ID:1007757616
照片檔 ID:1007757616

物理治療所和醫院、診所有 4 點不一樣

不少人都有到醫院或診所門診復健的經驗,可能在下班後或假日的時間交通往返一週去 2 到 4 次,對於住家附近沒有醫院的民眾來說免不了舟車勞頓,而物理治療所近年來越來越普及,以台北市來說就有 90 多家物理治療所提供服務,除了更接近社區之外也有著與醫院、診所的差別。

1.治療方式以徒手、運動治療為主

大部分的門診復健、物理治療以健保為主,而物理治療所則以自費為大宗,少部分治療所提供健保治療項目,所以在治療方式上有著一些差別。門診健保物理治療以儀器治療為主,如:熱敷、電療、短波、微波、紅外線、牽引等,而物理治療所自費以徒手及運動治療為主,由物理治療師一對一操作關節鬆動術、本體神經伸展術、按摩,或是帶運動、動作控制、動作引導。

2.約診制!病患與治療師共同決定治療時間

在醫院、診所較多以健保給付儀器治療為主,病患人數較多,物理治療師需要要一對多,排除排隊等待儀器的時間,平均治療時間大約是 50 分鐘,而在物治所內採約診制的服務,讓物理治療師一對一治療。

在物理治療所治療一次需要多少時間?黃博靖說明:「要看病人的需求以及需要處理的區域部位而定,像是有些長期姿勢不良,久站或是久坐使用電腦,頸椎狹窄導致疼痛的狀況,放鬆軟組織、肌肉,打開關節讓結構對稱,避免引發後續的疼痛,通常治療半小時或一小時,約診的時間由民眾決定,如果要處理較多部位也可以到預約一個半小時或兩個小時。」

一對一約診的方式讓物理治療師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觸診,先評估檢查後再開始治療,治療完後再評估檢查一次,黃博靖坦言:「物理治療所中的物理治療師和醫院、診所內的物理治療師是一樣專業的,差別是在物理治療所內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治療以及衛教病患,更個人化的治療讓病患當下的回饋及感受更深。」

3.第一次要帶診斷證明、照會或醫囑

與醫院、診所不同,不能只帶健保卡就前往看診,第一次到物理治療所治療時一定要帶診斷證明書,黃博靖說:「民眾在感覺到不舒服時要先到醫院或診所,讓醫師診斷,除了排除其他內科、系統性的問題,也會做影像學的檢查,確認受傷的位置和病名,物理治療師拿到醫師開立的診斷證明、照會或醫囑後,就可以依照診斷證明的病名、部位做治療。」

診斷證明、照會或醫囑不一定是要骨科或復健科開立,家醫科、耳鼻喉科等醫師開立的也可以,診斷證明、照會或醫囑有 3 個月的效期,在 3 個月後如果還想做治療,需要再到門診由醫師診斷病況後決定。

4.商業保險不一定給付

物理治療所大部分是自費,有健保給付的治療所大約占一成,因自費的開銷較健保來的大,不少民眾會詢問在物理治療所治療後能不能請領保險?

黃博靖院長說明:「物理治療所會開立收據和治療證明書給病患人申請保險給付,依據過往的病患回饋,有的人請的到,有的請不到,有的請到全額,有的請到六成,建議有要申請保險給付的民眾可以先和保險公司確認保單給付的範圍。」

個人商業保險種類繁多,意外、醫療險保單類型及規範不一,大部分在門診的治療開銷是可以給付的,而物理治療所不是醫院也不是診所,若保單條款註明給付在醫院或診所的治療,可能就不包含物理治療所。

不論是門診健保復健還是物理治療所自費復健,民眾要知道的事,治療和復健是為了要讓身體回復到日常生活的功能,並避免下一次傷害的發生,而復健的型態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不適合的差異,所以在與醫師、治療師溝通時別忘了考量自己的時間成本及經濟能力,和醫師、治療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療程。

文、趙乙錚/圖、楊紹楚

更多Heho健康文章

下半身僵硬痠痛?試試伸展吧!物理治療師教你 2 招臀大肌、梨狀肌靜態伸展

不想再腰痠背痛手腕疼,你選對書桌跟椅子的高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