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偏愛馬祖?地方創生,金門並未缺席!

去年5月「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乙書出版後,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一樣是離島,為什麼我偏愛馬祖,而書中沒有金門的篇章?

我的答案是,相較於馬祖,金門戶籍人口一直在增加。金門縣的財政因為有金酒收益的挹注、居民福利也不錯,所以當初並未列在必須優先推動的第一波。

農曆年前造訪小金門,與當地團隊合影留念。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農曆年前造訪小金門,與當地團隊合影留念。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公職任內我沒有機會去金門與在地團隊交流,卸任後也來不及補足,因此,書中漏了金門是我的問題,不是金門沒有好的案例、優秀團隊,更不是金門不需要推動地方創生,只是沒有被我看見罷了。所以,我有責任與義務儘速將不缺席的金門團隊,納入夥伴關係一起努力。

與金門的第一次接觸

趁著農曆年前,我造訪大、小金門,和留鄉、回鄉、移居及還在測試金門魅力考慮中的團隊,來了一趟點燃火種的「第一次接觸」。

金門閩式建築相當具有特色,也是旅遊一定要去的景點。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金門閩式建築相當具有特色,也是旅遊一定要去的景點。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他們雖然沒有像馬祖青年發展協會的組織,凝聚大家的力量、共同推動,但每一個團隊在屬於自己的領域及角落,找到自己的DNA,試著將傳統與創新結合、科技與人文交融,著手深根與振興地方的精神是令人感動的。雖然他們也一臉疑惑的問我,這樣做對嗎?什麼是真正的「地方創生」?

金門洋樓與閩式建築聚落,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金門洋樓與閩式建築聚落,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台灣推動地方創生起始於2019年,經過三年的擾動地方及民間自然形成的一股力量,讓地方創生在台灣成為顯學,儘管過去二年Covid-19的疫情衝擊,也沒有燒熄大家的熱情。各個團隊不是順利轉型,就是按下暫停鍵重整隊伍,只見大家都努力存活過來,很是欣慰,金門地方創生亦然。

出門那天台北陰雨,飛機大約晚了10分鐘降落,金門也是雨天,心想怎麼那麼不會選日子,聽說前幾天都是晴天啊!未料金門人喜獲甘霖,欣喜不已,因為已經太久沒下雨,大家還在擔心乾旱呢!頓時,我的心情由悶轉樂,開始享受金門的雨。

軍事功能不再,如何保持活絡發展?

10分鐘的船程來到小金門。從海上看到即將完工的金門大橋,憶起曾隨同二位行政院長前往視察的場景歷歷在目,即將看到通車,很是雀躍。這是我第一次到小金門,行政單位是烈嶼鄉,在戰地政務時期,上萬名的阿兵哥是鄉內的最大消費族群,當軍事功能不再,常住人口大減,如何保持一定的發展與活絡,是一大挑戰。

林長征與陳家揚是小金門地方創生推動的粽子頭,不管是商圈再造、老屋欣力都讓戰地風貎再現,這條掛滿國旗的老街會是烈嶼鄉沈浸式體驗的舞台,在地居民與來訪的遊客可以都是舞台上的主配角,讓到訪的利害關係人回到歷史的當下,玩玩時空倒轉的遊戲。

金門農作物就是生產金門的高粱與小麥為大宗,認識這兩種作物也成為體驗與文創的出口,需要創新、巧思與設計。這一場交流,意外讓我看到許多準備移居、正在打工換宿的一群年輕面孔,從實作中他們看到生命力,從人與人的互動中,他們看到都市所沒有的人際關係,原來這是他們所想要的。

金門水調歌頭民宿古厝,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金門水調歌頭民宿古厝,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另一個意外是,小金門的行政長官是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年輕女鄉長,侃侃而談她的治理理念與家鄉建設的願景外,我發現她有女力的務實與誠實,真不簡單。下次到小金門一定要過夜,一定要品嚐台灣都沒有的高品質芋頭,入口即化,對於從主餐到甜點、冰品都極愛芋頭的我,如獲至寶、找到最愛。

民宿提供的早餐相當豐盛,且具有金門特色。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民宿提供的早餐相當豐盛,且具有金門特色。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來到農會的接待室,我見到了四位從台灣移居到金門,從事有機農業與畜牧產業的壯丁。稱「壯丁」是他們擁有在陽光下工作留下的膚色、體型及歲月的痕跡。努力不在話下,成果也令人激賞,但要如何Scale up、做出品牌及克服氣候變遷,可能的衝擊是他們最大的挑戰。

金門畜牧、牛肉產業可以成為台灣之光

以牛肉產品為例,目前並無代表台灣的品牌,金門非常有機會成為代表,要如何努力,傳承最重要,這幾位好學不倦的壯丁,從當天下午和前輩薛董事長請益至晚上9點多還欲罷不能,精神令人佩服,也期待在前輩的帶領下,金門的畜牧與牛肉產業可以成為台灣之光。

最後一站來到陽翟老街,看到另一個戰地風光,許多與戰地元素連結的個性小店,讓我看到離鄉背景其實不是這一代年輕人的最愛,他們更愛發掘那些隱藏版的文化底蘊,搭配一些現代科技,吸引各種不同階層的關係人口,從探索到喜愛金門。

陽翟老街有很多個性小店。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陽翟老街有很多個性小店。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很特別的是,這些經營者很多都是女生,她們擅長聊天話家常,讓來到老街是一種生活體驗與學習歷史,非常有趣。即將舉辦的四色牌比賽相信會吸晴的。

陽翟老街上的小店很多經營者都是女生。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陽翟老街上的小店很多經營者都是女生。圖片由陳美伶提供


台灣離島都有共通的特性,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有相當的落差,因此地方的繁榮必須靠關係人口,陸客與小三通中斷後,對金門產業發展不無影響,地方創生絕對是一帖藥方,但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能看到DNA,才能看到永續的不斷進步!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文章:
馬祖/隔著海養成獨特的DNA
一場讓人內心澎湃的地方創生饗宴
苦茶籽在宜蘭南澳點燃地方創生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