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德能源-創布局智慧電力公司,2024年儲能相關營收比挑戰25%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泓德能源-創(6873)下午應交易所之邀舉行業績說明會,總經理周仕昌指出,2023預計供應以TITAN為名的儲能設備300MW、充電樁2000支,2025年底目標累積儲能出貨量達1400MW、充電樁1萬支,未來也準備將此整合服務銷售至日本、美國等地,打進國際市場。太陽光電在手開發量為1.5GW,下半年預計開工225MW,包含嘉義、台南等指標性案場。整體預估2024年儲能相關營收將挑戰25%。泓德過去深耕太陽能及儲能案場開發及建置,已成為台灣最大綠電品牌,下一步規劃投入充電業務,透過解決EV充電問題,擴大掌握一大綠電用電應用場景及數據,為開展智慧電網(4.0)業務佈局。

泓德能源成立7年經歷三次轉型,原本的「開發工程」、「資產管理」與「電力服務」三大事業,在拓展了「品牌事業」與「電力資產」後成為五大事業,目標創造「家家光充儲、戶戶碳中和」的綠電普及環境。

泓德能源2022年合併營收50.6億元,年增88.82%;2023年上半年營收為20.45億元,較同期成長83.93%。泓德能源也於昨天除息,一日填息達陣,預計8月10日發放每股現金股利4元。

泓德能源以其資通訊技術整合、能源系統管理與靈活的電力調度服務,結合全球知名電子製造商發展商用儲能設備與充電樁,並提供全方位整合服務。

泓德能源截至今年為止的主要營收來自開發工程,太陽光電在手開發量為1.5GW,至今已完成360MW併網量,2023下半年預計開工225MW,包含嘉義、台南等指標性案場。

周仕昌指出,開發工程早期以光電案場為主,旗下子公司星佑能源明年起連續3年,每年皆會有超過200MW的容量上線,2026年底預計會有超過700MW的併網量。負責充電營運事業的星舟快充,目標三年1000站,其中包含200個專用站、100個與通路合作的小站以及700個目的地站,2023年底前預計完工140站。

周仕昌指出,每年增加的光電、儲能案場與充電站點、充電園區,維運的部分則統一由旗下子公司泓博能源透過雲端系統進行智慧監控,達到派工流程電腦化。2025年目標累積維運量體為800MW,截至2022年底的維運合約有300MW。負責養殖的星源漁業,自組專業養殖團隊,整合魚塭開發、水產設計、魚苗培育、養殖管理及銷售通路,目前養殖管理面積已超過100公頃,未來將有超過10種以上的養殖物種,今年則會優先收成白蝦、虱目魚與烏魚三個物種,目標2025年管理面積超過300公頃。

在綠能平台的部分,泓德能源分別與壽險及策略合作夥伴籌組星泓、星鱻兩個合資平台,另外也將於2024年成立基礎建設基金,投入太陽光電與表前儲能,未來將管理資產金額預計超過250億。由泓德能源提供穩定案源,並且控管各階段投資風險,給予股東穩定固定收益。

至於旗下子公司星星電力從2021年取得售電業執照後,陸續和電信、金融、商辦等產業龍頭簽訂綠電及憑證購售合約,簽約度數從成立至今截至目前為止已超過4000萬度綠電。星舟快充除持續拓展快充站外,下一步也將與車廠和停車場龍頭品牌正式簽約合作,2024年初也將推出複合式充電站,提供充電、休憩等多元功能服務,打造環島充電網絡。

泓德能源推出的智慧綠電系統TITAN,透過導入雲守護的AI技術,模擬最佳發用電模型,即時匹配多個發電案場與多個用電需求,同時搭配星佑能源的能源管理系統,有效調控負載曲線,進行精準的電力調度與需量調控,達到移動能源物聯網的目標。同時,泓德能源也將成立星德電力擁有自己的電力資產,未來將透過自持儲能案場,參與電力交易獲得長期輔助服務收益。

針對台灣成立碳交易帶來商機,周仕昌表示,企業不是只買綠電而是更多選擇,代表未來市場很大對公司營運發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