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油怎麼選?專家推薦5大重點!
沙棘(學名 Hippophae rhamnoides)與恐龍同期,是少數經歷兩億年冰河極端氣候,還留存的古老物種。耐得住零下40℃寒冷、也能抗40℃高溫,這一顆小小的橘紅色沙棘果,居然蘊含200種以上活性物質,展現無比強韌的生命力!
早在1997年沙棘就成為美國FDA認證的“超級食物”,是古代成吉思汗的靈丹妙藥,也是現代俄羅斯太空人專屬的「太空果汁」,沙棘油中罕見的不飽和脂肪酸成分omega-7,一直是科學界的研究重點與臨床上的保健良方。
沙棘油推薦 5大挑選重點
目前蒙古沙棘只佔全球產量2%,相較於西藏、新疆、俄羅斯等盛產地,產量並不算豐富,卻受到知名沙棘品牌總監邱韻蓉的青睞,她不諱言關鍵就在品質!
挑選重點1:看產地,蒙古沙棘最推薦
跑遍各大沙棘產地,邱韻蓉指出,沙棘是溫帶植物,分布位置十分廣泛,除了亞洲地區,歐洲芬蘭、德國、英國等國家都有,果實的品種更依據「採收期、成分及效用」而被分類為6種和12亞種。每個國家的沙棘果實,受到自然條件因素影響,經過層層萃取,所得出的沙棘果油,成分當然有差!
以沙棘營養成分中最重要的Omega-7作為指標,經邱韻蓉採樣檢驗並反覆比對文獻資料,蒙古沙棘油之Omega-7含量濃度高達42~47%,相對高於中國與俄羅斯來源(Omega-7含量約35%),所以在挑選上,產地可以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挑選重點2:看顏色,暗紅寶石色才夠純
前高雄醫學院許秀枝護理師多年來推薦她的患者使用沙棘omega-7居家護理,因此沙棘油品質優劣,都逃不過她的「法眼」,一眼就看穿。
許秀枝護理師表示,沙棘油顏色愈深、愈接近暗紅色的,代表裡面β-胡蘿蔔素、類黃酮素含量越高,等級也較高;沙棘油若呈淺橘色,代表活性成分過低或萃取技術欠佳,效果當然也大打折扣。
另外,任何油首重「新鮮」,品質好的沙棘油聞起來,會有清新的果香,若聞到油耗味,甚至是酸味、霉味,代表萃取過程遭受汙染,或包裝不良,導致果油受潮變質,品質已不新鮮了。
挑選重點3:看劑型,選擇適合的使用方式
如果有喝油習慣者,可直接使用滴劑型,直接滴於口中或皮膚粘膜,吸收速度最快;不習慣吃油保養、或是有心理障礙,不敢直接喝油的人,可以選「植物密封膠囊」。植物密封膠囊,特別是日本Liquid-Sealing專利技術,讓植物密封膠囊更適合台灣的潮濕氣候,因為密封度很好,空氣、水氣不容易跑進去,防潮且不易滋生細菌,保鮮度最佳,攜帶便利性也更高。此外,也不會有動物性膠囊,容易導致過敏的困擾。
挑選重點4:看檢驗報告,濃度/純度都重要
只看營養標示還不夠!最好選擇出具「Omega-7檢驗報告」的沙棘來源。目前品質不錯的沙棘油,Omega-7濃度可高達42~47%。因此,購買前看清楚標示,「ω-7脂肪酸」、「palmitoleic acid」都是指Omega-7,確認濃度足夠,才是優質的沙棘油!
如果沒有檢驗報告供參考,至少確認成分欄是否為100%純沙棘油。以廉價葵花油或橄欖油去混油,這種不純的產品通常較便宜 ; 在純度不足的狀況下,Omega-7的濃度與含量當然也大幅降低!
挑選重點5:看萃取方式,冷壓萃取活性最高
過去依賴化學有機溶劑取油,成本低廉,萃取過程容易殘留有害物質,吃多反而傷身。目前最新的萃油方式是「德國冷壓萃取」,雖然成本較高,但是保留了更多有效活性成分,安全性也更高。
參考資料
1. Hyun-tai S. Korean researchers found substance inhibiting COVID-19. 2020
2. Vanesa León García. The Omega 7 as a Health Strategy for the Skin and Mucous Membranes. 2019
3. Archu Singh; Kanchan KohliNew. Insights towards Implications of Sea Buckthorn Oil in Human Health A Review. 2018
4. Gilson Murata; José Ricardo Bortolon. Topical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palmitoleic acid improves wound healing. 2018
5. Zieli ´nska, A.; Nowak, I. Abundance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sea-buckthorn oil. Lipids Health Dis. 2017
6. 呂鋒洲《沙棘消炎護肝第一名》 元氣齋出版社 2014
7. Geetha Suryakumar; Asheesh GuptaThe. Medici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eabuckthorn.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