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萬人死因…但22萬人不知自己糖尿病!國衛院揭1數字看警訊
【蔡經謙報導】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國內患者約有250萬,一年約有1.2萬人死於糖尿病。然而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卻有約22萬人不知自己罹患糖尿病,有約20%民眾空腹血糖異常而不自知!醫師提醒,空腹血糖若超過100mg/dl就表示血糖代謝已有異常,需多加注意。
國內高達22萬人「不知已罹糖尿病」!國衛院:1數據異常要警覺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鍾仁華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6萬多名成人資料,並串接健保資料庫數據進行研究,發現2012至2020年的4次調查中,台灣民眾的「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為1.11%、0.99%、1.16%、0.99%,以全國約2200萬成人估計,1%約相當於22萬人,亦即可能有22萬人不知自己罹患了糖尿病。
另一方面,空腹血糖是糖尿病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美國糖尿病醫學會標準,若空腹血糖在100~125mg/dl,即是空腹血糖值異常。以此基準估算,台灣民眾的「空腹血糖值異常標準化盛行率」介於18.26%~21.08%,換句話說,約有20%的台灣成人空腹血糖有異常,因此國衛院建議國人,只要空腹血糖大於100就需多加警覺。
而國衛院這份調查也發現,不論是空腹血糖異常率,還是未診斷糖尿病率,都是男性較女性高,且會隨年齡增長而攀升,研判可能是因為男性肥胖、嚼檳榔比例較高導致。
空腹血糖超過100表血糖代謝有異常!「一模型」預測糖尿病風險
國泰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黃柏堯,與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受媒體訪問說明,只要空腹血糖超過100 mg/dl,就代表血糖代謝已有異常,雖然還沒到糖尿病的確診標準,但代表血糖的負荷已到達臨界值。然而,由於患者不見得會有臨床症狀,也不見得會做健康檢查,便常患病而不自知。
國衛院也彙整了「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嚼檳榔」等糖尿病7大重要風險因子,經資料交叉驗證建立預測模型。民眾可至「 國家衛生研究院 糖尿病風險預測模型」網站填答問卷,其結果可作為是否就醫的參考。
糖尿病年輕化!盡早控制血糖避免惡化
糖尿病患逐漸年輕化,根據統計,台灣去年(2022)糖尿病就醫人數已超過256萬,其中20~60歲以下的患者約83.5萬人,已不是高齡者的專屬疾病。
即便是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只要有糖尿病家族史,體重過重(BMI>30)、三酸甘油脂過高,就是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建議除了定期檢測空腹血糖外,還需檢測隨機的飯後血糖以供醫師參考並追蹤檢查。
耕莘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蘇景傑與黃柏堯主任等人分析,預防糖尿病不是50歲後的事,現代民眾飲食西化,愛吃速食與炸物、喝手搖飲等,長期攝取高糖、高油食物,導致體內胰島素失衡;許多上班族更是一整天坐在電腦前,缺乏均衡飲食與運動,成為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
不過,相較於高齡者,年輕人血糖波動會比較無感,但「容易累」、「餓的時候特別難受」、「體重突然暴增或減少」都是血糖波動、罹患糖尿病的警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黃建寧則曾受媒體訪問指出,即便未達糖尿病標準,但只要空腹血糖、飯後2小時血糖超過正常值,就屬於糖尿病前期,須及早控制血糖避免惡化。
從吃東西順序到運動習慣、超慢跑,都有助穩血糖
幸好,糖尿病初期具有可逆性,提早發現血糖異常,透過飲食、運動等方式管理,是恢復健康的重要關鍵。營養師王筱婷建議,透過以下方式維持血糖穩定:
吃飯順序:先吃青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吃澱粉。
三餐避免吃精緻澱粉,如白飯、蛋糕、麵包。
替換澱粉:用糙米、紫米等非精緻澱粉替換精緻澱粉。
避免果汁:糖尿病風險民眾常留意少油、少鹽、少喝飲料,但忽略果汁對血糖的影響。人體吸收液體食物速度比固體快,先鮮水果打成果汁不僅變成液體,纖維還被截斷;市售果汁還可能額外添加糖,令血糖大受影響
糖尿病專家李唐越醫師則曾受《早安健康》專訪分享個案,表示有40歲男性透過2方式成功抗糖尿病,最終達停藥目標:
減重:減肥有利血糖控制,有40歲男性在瘦下5kg後成功減去第一顆藥,從天天2顆藥到只需吃1顆藥即可。
飯後運動:餐後30分鐘到1小時養成外出散步的習慣,並訂下每天萬步的標準;餐後運動再搭配深蹲,並利用閒暇時間每天超慢跑30分鐘,成功減去第二顆藥,告別吃血糖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