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創立金融特區力拚成為國際金融都市 專家:有別過去構想 仍有三大課題待解

日本正積極打造國際金融都市,本月初正式將東京、大阪、福岡和北海道這四個地區指定為「金融與資產運用特區」(下稱四大金融特區),希冀透過金融改革與創新,吸引國內外投資並推動經濟成長,抵抗日元持續貶值,專家認為此舉跟過去日本提出的金融振興構想雖有所不同,但仍有需要解決的難題。

日本亞洲成長研究所所長戴二彪今 (17) 日在《東方財經》雜誌撰文表示,創設四大金融特區是日本「資產運用立國」的重要一環。日相岸田文雄 2021 年執政後,曾推出重視分配和勞動的日本式的新資本主義構想,但該構想推出後,日股曾暴跌數日,最終促使岸田迅速將基本經濟政策修正為「成長和分配兼顧、實現增長和分配良性循環」。同時,岸田還親赴美英兩地招商引資,歡迎海外投資者投資日本。

在資本市場鼓舞下,岸田政府去年 12 月推出「資產運用立國實現計畫」,旨在透過促進日本巨額個人金融資產投資於成長企業、並將投資收益回報個人的循環模式,實現「成長與分配的良性循環」。在該計劃中,改革資產運用是一大重點。為提升日本金融機構的資產運用收益力,創設四大金融特區被視為十分重要的一步。

日本這次推出的四大金融特區戰略跟過去有三大不同,分別是將東京和其他 3 個重要城市以及所在地區一起指定為特區,將因地制宜地展開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以及各特區地方政府將通過一系列特別措施來支援金融資產運用行業。

至於各特區的發展目標,東京都將進一步完善作為世界級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環境,推動日本和亞洲的永續金融和產業的創新發展;北海道的札幌市則要作為日本最具潛力的再生能源供給基地,集中綠色轉型相關的資金、人才和資訊資源,構建綠色轉型相關領域的國際金融中心;大阪方面則要積極吸引外資,利用本地區產官學合作優勢和包容的文化個性,推動創新創業;九州的福岡市則要作為日本與亞洲交流的門戶,發揮地理位置優勢,加強金融功能,促進特區內及九州的創新、創業。

廣告

但上述發展目標能否實現,戴二彪以國際主要金融中心的發展經驗提出日本尚需解決的課題有三個。首先,政策必須設計得足夠「特別」,又能被當地社會接受。由於日本政府允許四大特區向資產運用從業者和投資者提供地方稅減免等優惠,並將提供面向海外投資者的長期在留身份,因此政策設計者恐須提出對外資既有魅力,又能被本地住民接受的優惠稅制與居留資格規定。

其次,特區內應儘快改善各特區的語言環境,像是資產運用業務和相關行政事務用詞的英語化、適合外籍人士子女就讀的國際學校等問題,最後則是特區跟日本國內應培育一批成長企業,以推動日本產業結構更新和經濟成長。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