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上班族夢幻跳槽名單!這些公司福利超讚
農曆年後,不少人開始蓄勢待發找新工作,除了談判加薪,又有哪些企業提供優於同業的超讚福利待遇,榮登上班族的「夢幻跳槽名單」?
根據yes123求職網年前的問卷調查顯示,高達九成四的上班族透露,在兔年農曆年後「會想換工作」,創十四年以來新高。若以「全體受僱就業者」914.6萬人估算,潛在的「年後跳槽族」大約有862萬人。
對於想換工作的主因,在可複選狀況下,前五名依序為:「不滿意薪水」(61.2%)、「覺得現在的公司發展沒前景」(44.2%)、「沒有升遷機會」(43.1%),以及「工作沒有發揮空間」(33.6%)、「公司福利不好」(32.3%)。
yes123整理出夢幻跳槽企業,傳產前三名為長榮集團、台灣高鐵及台塑;高科技則為台積電、中華電信及鴻海;金融產業為富邦、國泰及中信金控。
104人力銀行資料庫也顯示,台達電勇奪求職者最愛企業第一名,第二到第五依序為:鴻海、國泰世華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及華碩電腦。
那麼,這些企業又有什麼令人稱羨福利呢?如果沒進這些大型企業,還有什麼超讚夢幻福利可作為參考?
舉例來說,國泰金控提供女性同仁全年5日生理假全薪(法令為半薪),並設有「好孕俱樂部」,除贈送懷孕同仁媽咪禮、寶貝呵護禮及提供生育津貼補助,還架設內部專屬網站,提供相關親子互動課程及全方位關懷。
比較特別的是,國泰金還有「原住民歲時祭儀假」,原住民及員工可在其所屬族群的祭儀期間,自行選一天放假。
2021年底鴻海曾大手筆在發放高額員工福利金上億元,令人稱羨;只要是全年度在職就能領8萬元,新進員工也有2萬元。
和鴻海合作的全國最大福利網PayEasy總經理李易騰指出,包括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和碩等這些大型上市櫃企業,為了留才願意提供更多福利。此外,根據《職工福利管理條例》規定,有六成福利金必須透過實物或服務抵換,如餽贈禮品、旅遊補貼或健檢等,所以企業市值規模愈大,預算更高,也更會花心思創建各種多元活動,連員工聯誼交友、身心健康都列為重要環節。
近年來,ESG永續發展成為企業新顯學,實踐員工福祉愈趨重要。
企業幫催生:公司幫你托嬰、養小孩
舉例而言,新冠肺炎盛行期間,多家企業就陸續提供有薪防疫假及家庭照顧假,也為員工及直系眷屬加保防疫險,被視為貼心加分之舉。
一位馳名國際的傳產代工廠老闆表示,連上游客戶都曾要求他必須在廠房附近設立員工專屬托兒所,才願意下長期訂單。
台積電貴為護國神山,自然薪酬也極具競爭力,包括本薪、津貼及獎金與酬勞等,都令人稱羨。此外,在法定標準外,如休假日、保險、退休金、急難救助、 結婚生育禮金、喪儀補助及特約商店折扣等,也相當優渥。
舉例來說,每年除了12天國定假日外,另外給予7天紀念日休假。除了育嬰留停制度,台灣廠區亦設置4所幼兒園,讓員工能彈性運用假勤育嬰及照護子女,當遇有服役、重大傷病等情事需長期休假時,也可申請留職停薪,期間屆滿後再申請復職,以兼顧個人與家庭照顧的需要。
鴻海則創全台企業之先,2020年初推出「0到6歲公司養」育兒津貼,每一位鴻海寶寶均可領到每月1萬5000元新台幣的育兒津貼,至7足歲前為止,累計可領130.5萬元整。
據了解,鴻海實施至今滿二年,總計已發出逾 3 億元新台幣的補助,逾千個鴻海寶寶受惠。
此外,鴻海還針對懷孕準媽媽員工們,預產期前兩個月,補助上下班計程車交通費1萬5000元,並給予上下電梯、取餐與搭乘接駁車優先等禮遇。
健檢方面,鴻海替每位員工提供等值2萬5000元的全套健檢服務,平均每年投入3000萬元運動支出,並安排一系列運動、健康講座。
留才「薪」潮流:員工持股信託
除了讓員工提升身心健康、兼顧家庭與職場平衡,在本薪福利外,透過持股信託,提供優渥的退休制度留才,也蔚為風潮。
員工持股信託指的是「員工每月從薪水提出一定金額,定期定額撥入信託專戶,申購自家公司的股票」。期間持股信託還會累積股利,等到員工自公司退休或離職時,受託銀行依據員工持股信託委員會指示返還股票或現金給員工。
餐飲業最近則以旗下有涓豆腐、北村豆腐家等品牌,全台超過60間直營門市的豆府集團為代表,上櫃後力行員工持股信託留才,把符合企業獎勵資格的員工為主要施行對象,約定每月從員工薪資提撥自提金,企業也提撥同等金額的公司獎勵金,交付銀行信託管理以長期投資豆府集團股票,除激勵優秀人才留任外,更鼓勵員工趁年輕透過存股累積退休資產。
豆府集團董事長吳柏勳在接受《遠見》專訪時曾表示,正因提供持股信託,讓員工更願意一起和公司打拚,甚至增加持股。
在企業競爭白熱化、缺工潮來臨的同時,跳槽轉職除了參考薪資和職稱位階,不妨也參考產業的未來性跟相關福利,才不會總是羨慕「別人的企業」。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45個月年終太誘人!上班族年後轉職首選長榮、台積電
年後轉職賺紅包?調查指職缺最多是這五大
什麼是離職的最好時機?別在「低點」改變,要從「高點」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