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收紅量縮,護盤拉抬台積電及金控股

【財訊快報/方亞申】美股開年第一週週線收黑,除了道瓊外其他三大指數皆跌破月線,似乎情況不是太好,歐亞股市亦同,面對2023年長多高基期,的確使得買盤縮手。而本週六台灣將進行總統大選,週一出現金融、產龍頭及台積電(2330)及面板雙雄上漲,頗有護盤味道,惟上檔面臨10日線反壓,要持續向上衝,除非政策性拉抬,否則將以高檔震盪居多,指數終場上漲53.52點,收在17572.66點,成交量降至2588.44億元。美股去年底收盤衝高,主要是預期今年將降息,但是否如此仍待觀察,尤其新公布的就業人數依舊熱絡,油價及大宗物資波動不大,較難有降息誘因。30年期公債也彈至4%以上;而美國達拉斯聯儲總裁警告,美國聯準會可能需要恢復提高短期政策利率,以防止近日長債殖利率下滑導致通膨重燃風險。無論如何,一切還是要等待2月1日聯準會公布開會結論。市場有雜音就是因為去年漲太多。在此之前就是企業財報將從中旬開始公布,一般認為,去年第二季是企業獲利底部,之後將逐季上升。

個股表現上,蘋果連續被降評,總市值降至2.85兆美元附近,拉近與微軟距離,兩者相差不到1千億美元。微軟相對抗跌,也指出AI主流地位不變。輝達則維持在480美元之上;最強還是臉書。半導體的英特爾表現也不弱。傳產金融股這次逆勢彈升,拉動道瓊主力量。航運股部分,全球航運股價大漲後有停頓跡象。國際油價維持在72美元上下震盪。技術上,四大指數若跌破月線反彈站不上,則將進入整理。

亞洲股市韓國又受北韓砲擊,股市力守月線。而中國最大民營資產管理官司中植系統暴雷,香港股市再下探去年低點;中國深圳股市則創去年以來新低點、上證指數接近低點。中國外匯存底雖增加,但是降息、庫藏股等救市動作一直進行,股市還是疲軟,未來進一步降息是必然,股市何時回春,就等還有多少地雷引爆。

台股開年股市也是連續下跌,外資開年以來賣超近280億元,台幣回貶,期貨空單依舊維持在1.8萬口以上。而指數今年已下跌超過300點,要有像樣反彈,也要等日KD值重新交叉向上,且週六總統大選,觀望保守居多,先前強勢的航運股止漲,不過長榮(2603)完成填息後,仍守在5日線之上;陽明(2609)亦同,多頭尚未撤守。護盤資金拉起台積電(2330)較無疑論,但二線晶圓上聯電(2303)及力積電(6770)面對中國成熟製程開出,壓力較大。聯發科(2454)被外資降評拉回,但公司企圖心還是很強。高價股世芯-KY(3661)、M31(6643)、譜瑞-KY(4966)、祥碩(5269)、力旺(3529)、智原(3035)、信驊(5274)姿態還算高。低價的面板傳聞漲價,友達(2409)及群創(3443)及彩晶(6116)表現強勢,帶動聯詠(3034)反彈。其他較強者有宏達電(2498)、弘塑(3131)、川湖(2059)、宜鼎(5289)、星通(3025)及工業電腦的瑞祺電通(6416)、振樺電(8114)、建碁(3046)、AES-KY(6781)等等。

金融股中信金(2891)、兆豐金(2886)、第一金(2892)、富邦金(2881)等表現較強,頂住指數。部分高息ETF已陸續布局金融股,以上強勢金融股幾乎都在ETF名單中。而景氣不振的台塑(1301)、南亞(1303)逢低也被買進。亞東集團的遠東新(1402)及亞泥(1102)亦同,這也有撐住指數作用。公股行庫透過買ETF間接護盤動作明顯。

技術上,台股在1月3日長黑後,連續3天都有意反彈,但都留上影線,顯示高檔還是有一定賣壓。通常至週三以後買盤才會回籠。何況還要考慮美股。短線市場量縮逐漸趨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