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境外基金 金管會授避雷三招

近年國人在投資境外虛擬資產、基金屢踩雷,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13日指出,民眾如發現有非法業者於國內銷售金融商品或辦理金融特許業務,應「通報警政署165反詐騙專線」、「檢具事證向金管會檢舉」且「投資前先留意並停看聽 」,避雷三招免落入詐騙陷阱。

張子敏表示,金管會今年成為虛擬資產主管機關後,陸續收到相關檢舉案,主要兩種檢舉,一是業者未完成洗錢防制法遵聲明,二是未在台灣辦理商業登記的非法業者在台灣不當行銷等。目前國內有25家虛擬資產業者完成洗錢防制法遵聲明,若有業者在台灣從事虛擬資產業務,未完成洗錢防制法遵聲明且經輔導未改善,金管會可處行政罰,罰鍰金額為新台幣50萬元至1,000萬元不等。但目前沒有業者遭裁罰紀錄,若涉及違反刑事、詐騙,金管會會移送檢調,若涉及違反行政規章,金管會依行政程序處理。

張子敏強調,境外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並非經金管會核准設立的機構,可能未受外國主管機關監理,又相關商品在境外提供,且虛擬資產交易資訊不透明、價格波動大,投資風險高,民眾如透過境外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進行交易務必提高警覺,謹慎判斷相關訊息之真偽。

非法境外基金銷售管道也不要亂買,像是今年爆雷的澳豐基金。張子敏說明,非法業者常假借財務投資公司、財務顧問公司等名義,招攬民眾投資非法境外基金,如有交易糾紛,投資人常難以求償,民眾從事投資時,應選擇合法投信投顧公司與銷售機構,並查詢是否為合法境外基金,自身權益才能獲得保障。

「境外證券商之網路平台」如去年金管會設限的e投睿(eToro),這些業者未經金管會核准於國內辦理證券業務,相關業務行為不受金管會監管,民眾如經由此類境外網路平台交易,相關投資行為不受「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等法規保護,投資人須自行承擔相關風險。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三利多助攻 台積電再展雄風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欣興董座:載板樂觀到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