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醉藥、吃芝麻竟險死!過敏性休克是怎麼了?

過敏很常見,但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卻是非常嚴重的情況,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威脅生命。該如何處理?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副教授李建璋,在接受《好健康》會刊諮詢時表示,過敏就是身體產生過度保護的一種反應,發生過程通常是先接觸到過敏原,體內產生對抗此一過敏原的抗體,下次再遇到一樣的過敏原,身體就會引發更強烈的免疫反應。但是也可能第一次接觸到過敏原就產生劇烈反應。

過敏反應包括很多症狀,通常一開始是皮膚、腸胃道、循環系統的症狀,例如皮膚出疹、會癢,眼皮、嘴唇等黏膜部位會水腫;腸胃道症狀如肚子痛等。黏膜水腫也可能導致呼吸道阻塞、產生哮喘。這些都是嚴重過敏反應會產生的情況。症狀有輕、有重,跟過敏原本身是什麼,以及暴露在過敏原的量多少,都有關係。


過敏性休克是最嚴重的情況。發生時會血壓下降、失去意識、心跳停止、黏膜水腫,甚至整個呼吸道阻塞。通常很快就會發作,搶救時間須以分鐘計,嚴重時甚至等不及救護車來,就已失去生命。


過敏來源主要有3大類:食物、藥物和昆蟲。食物常見如堅果類(花生、芝麻)、水果類(奇異果、草莓、芒果)、蛋白等,每個人對哪些食物過敏,通常小時候就會知道,知道以後,就得嚴格避免,碰到一點點過敏原都不行。統計上,西方人對食物過敏的情形較常見,尤其是堅果類。


至於藥物引起的過敏性休克,是急診接獲過敏性休克病例最常見的原因,比較難預防,只能靠經驗。例如上述案例中病人到牙科治療打了麻醉藥後過敏休克,也有病例是在診所打了退燒針或止痛針,在靜脈注射過程中突然產生過敏性休克。理論上每種藥都可能對某些人產生過敏,退燒針、止痛針較常見,是因為這些藥非常普遍,每個人幾乎都會接觸過。林口長庚醫院曾經發佈研究顯示,台灣每年約有300名過敏性休克案例,其中高達8成是藥物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目前唯一的治療就是送醫後盡快注射腎上腺素。因為休克時,血管會突然放鬆,造成低血壓,進而心跳停止;而腎上腺素可讓血管收縮,血壓回升。注射後再給予大量生理食鹽水,並持續觀察。要注意的是,過敏性休克常有兩階段反應,經過急救後,第一階段休克好像好了,但在24小時內,20%的人又會二次休克,也就是突然又開始出現休克症狀,必須再次以同樣步驟急救,所以過敏性休克病人起碼要觀察24小時。全文請見 https://pse.is/ETM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