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AI跨領域 智慧生醫共創綜效
在智能技術與產業環境中,跨領域整合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除以延續過去的脈絡與傳承外,利用智慧技術和科學工具,來創造或發展完全無縫整合也是常見的方法,包括最近常被提起的智慧生醫。
2020年當人工智慧(AI)期望值「破表」,智慧醫療是全球的「顯學」,幾乎所有的資通訊(ICT)大廠皆悉數進入此一領域,包括英國的安謀(ARM),美國的IBM、谷歌(Google)、輝達(NVIDIA)、高通(Qualcomm)、微軟、亞馬遜(Amazon)、GPS、超微(AMD)、蘋果(Apple);大陸BAT(百度、阿里、騰訊)、紫光集團、華為、依圖科技等;臺灣的研華、BenQ、金仁寶集團等,主要聚焦範圍在基礎醫學研究,智慧醫事檢驗、智慧醫材及達文西微創工具、智慧藥品設計與製造、智慧精準醫療、智慧保健食品等。
■資通訊業者跨界
追求一體適用的「醫療AI」
產業重組(Restructuring)是生醫產業大幅裁員、重新聘雇、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除了證明瞭醫療產業跨業的「高難度」之外,業者也期待AI的出現能有效改善產業在多角化及跨業經營常態。在智慧醫療產業中,其上游是醫學、藥學研究,下游是醫療與健康照顧,而上下游之間則是我們通稱的智慧生醫產業,其中跨領域的「AI醫療」(AI Medicine) 與「醫療AI」( Medical AI)是典型智慧醫療的應用。
醫療AI就像是「拿著AI技術找醫療應用」,是一種通用人工智慧(AGI)的邏輯思維,認為強大AGI技術可以「一體適用」在所有醫療場景。檯面上幾乎所有ICT廠商均採取此一策略。
■「AI醫療」
強調客製化與專業化
而AI醫療則是在「特定」醫療領域尋求客製化、專業化的智慧解決方案,是一種「專案專用」的思維邏輯與策略方向。雖然兩者產業生態系統截然不同,但追求成長的策略方向及目標則相同,當無縫整合趨勢不可擋,努力跨領域強化、學習系統性的專業知識成為必須要完成的工作。
自許為「高科技」的ICT業者,在面對「灘淺池深」且不是那麼高科技的醫療產業時,雖調整經營模式,但成效不如預期。這是全球ICT業者轉型進入智慧生醫產業的共同問題。臺灣許多ICT代工廠商,當進入智慧生醫產業時,用的是「醫療AI」的策略,但希望達成的預期成果卻是「AI醫療」,其期望值的差異曾經讓人懷疑產業整合的可行性。
ICT跨業的廠商顯然低估「灘淺池深」智慧生醫產業的複雜性,其中包括最困難的「數據相互可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通用認知(Universal Cognition)、語文解析(Semantics)等因素,ICT業者誤以為「高科技」的能力和「醫療AI」超強的技術深度、廣度,必能克服智慧生醫中的障礙,但事與願違!
■生醫科技與技術整合
大勢所趨
傳統的醫療健康業者採用「產業規模」、「技術專業化」、「垂直整合」等方法來克服跨領域治理及整合問題,而納入AI技術快速提升了其治理效率,其轉型的成功率遠高於由ICT領域切入的廠商。政府自2016年大力推動「醫療AI」的技術開發,宣稱AI能讓中小企業「加速邁向」智慧生醫的關鍵領域。臺灣有部分人士認為,有了護國神山台積電和「台裔」的輝達、超微等智能半導體晶片大廠,「智慧生醫」產業發展就能水到渠成,甚至天下無敵!但臺灣是否也因為有了名列前茅的醫療服務,就能「保送」智慧生醫產業安全上壘?
生醫科技與智慧技術的整合是趨勢,兩個產業都發展成熟而成長空間受限,故整合「必然」而非「偶然」,稱之為護國神山或許太過誇大,但其轉型及綜效的力道卻是為臺灣「一人武林」長期停滯的產業發展注入了一道創新動能,其後續發展值得期待。
在人工智慧與生醫技術開發與應用上臺灣都不能缺席,自嗨自吹固不可取,東施效顰也大可不必,認清自己的定位,策略性選擇優勢的產業組合方為王道,這些策略性的決定攸關臺灣產業與科技的發展,賴政府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