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評析兩岸產業合作「3.0」

由兩岸企業人士共同舉辦的第10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9月5日在台北登場。據了解,此次來台的陸籍人士,除涵蓋電力、石化、機械、電動車等各行業協會幹部,還包括能源、人工智慧(AI)、太陽能、生物製藥等企業高層共近50位。值此兩岸關係低盪之際,此活動得以在台舉辦,一方面預示兩岸產業合作將進入「3.0」階段;更重要的是,意味兩岸透過經貿交流破冰的可能。

兩岸產業合作始自台商投資大陸。台灣1991年正式開放企業赴陸,隨即遇上1992年鄧小平南巡,大陸加速改革開放進程,開啟台商赴陸熱潮。2001年大陸加入世貿組織(WTO)後,台商投資大陸金額即由2001年的27.8億美元激增到2002年67.2億美元;2008年首次突破百億美元;2010、2011更是連續創下每年超過140億美元的新高。雖然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對陸採取相對緊縮政策,但在2016~2018年,台商赴陸投資每年仍近百億美元。一直到2018年美國啟動對陸貿易戰後,在歐美廠商要求下,台商為「去風險化」,赴陸投資才逐年驟減到2023年的30.4億美元。

上述台商投資大陸歷程,正好反映兩岸產業合作的不同階段。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赴陸台商部分從事加工出口貿易,利用當地的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優勢為歐美品牌代工;部分則以內需市場為主,透過台灣模式的優化,在大陸成長茁壯。在兩岸產業合作「1.0」的此階段,陸企多處於「跟跑」的探索期,雙方企業的合作並不深、且缺乏系統。

2008年8月在兩岸共識下,我政府推動「兩岸搭橋專案」,開啟了兩岸產業合作「2.0」階段。從2008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兩岸輪流舉辦69個場次的搭橋會議,涵蓋中草藥、LED照明、通訊等20個產業項目;促成逾1,800家企業進行合作洽談,簽署合作意向書共359份。然而,隨著大陸產業的升級轉型,各自希望合作的產業項目逐漸分歧,以致兩岸產業搭橋時程開始延宕、層級亦逐漸降低。

為進一步促成兩岸企業合作,台灣自2009年開放陸企來台投資,迄今已有1,609家陸企來台,累計投資金額達26.1億美元,但受限諸多因素,彼此在台灣亦無太多合作。也就是說,在陸企和台商進入「併跑」的兩岸產業合作「2.0」階段,雙方雖仍有合作空間與意願,但在政治干擾及制度設計不完善下,成效有限。

2017年十九大後,中共基於高質量發展戰略,透過「專精特新」關鍵技術與零組件的發展,以及第三代半導體、AI等新興戰略產業的培育,加速推進所謂紅色供應鏈。在陸企崛起與進口替代政策下,在陸台商不但挑戰越來越大,大陸對台灣出口產品的需求也逐漸降低。然而,這並非代表兩岸產業已沒有合作空間;相反地,隨著大陸「內循環」戰略的啟動,以及2018年以來歐美對陸「小院高牆」甚至「大院鐵幕」的科技封鎖,兩岸產業進入新的合作階段。

雖然大陸在家電、手機、電腦、綠能、光電、電動車、AI、大數據等領域或具有相當優勢、或發展迅速。但台灣在半導體先進製程、被動元件、印刷電路板、上游高階材料、精密機械等方面,相較大陸仍具優勢。因此,自2017年以來,大陸在廣西、四川、湖北、江西、湖南、重慶等地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希望兩岸能在新興戰略產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方面有更多的合作。

此外,大陸自解封以來,亦積極邀請台企赴陸參與各類產業合作論壇;甚至在兩岸政治關係相對緊張的此刻,仍有許多陸企赴台。顯見兩岸產業在各有優勢、不同產業各自「領跑」的此刻,合作將進入「3.0」階段。

必須注意的是,對大陸來說,符合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擁有更高技術、高附加價值的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將是此階段的合作重點。換言之,「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等活動在台灣舉辦,不但能讓兩岸產業藉此探索出更多合作路徑,更能讓雙方以經貿交流合作為切入點,創造更多對話空間,進而營造有利兩岸和緩的氛圍。

總的來看,台商順應全球供應鏈重組下的重新布局,使得投資大陸金額減少雖是趨勢,但若說台商因此將完全撤出大陸,甚或兩岸產業將完全「脫鉤斷鏈」,都是昧於現實的過度臆測。因此,政府應正視並掌握兩岸產業合作進入「3.0」階段的各種內涵,並擬訂包含大陸在內的產業政策,才是務實且對台灣最有利的正確方向!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強茂攻電動車 新品明年放量
海外交易熱 前11月複委託衝4兆
養地怎麼認定? 動工合理期間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