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正視民主崩壞 尋思解方刻不容緩

前中央研究院院長,也是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李遠哲,最近在兩個不同場合,針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暖化問題,心所謂危的批判蔡政府,在有關落實2050實現淨零碳排的政策規畫上,有所偏誤甚至是虛假。他的這番告白,一時之間成為各方關注、媒體熱議的話題。

李遠哲院士先是在9月28日參加台灣歷史博物館的人文關懷展開幕致詞時,直白指出儘管世界各國都已先後提出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地球溫度上升不超過1.5度C的目標,但他卻認為「零排放是不可能的」。因為政府真正在意的是追求經濟成長,政策並沒有從製造、生產及消費端,多做改變努力,自然難以遏止環境惡化。說到底,其實「政府是在騙自己」。

繼而,李遠哲又在12日接受資深媒體人的網路專訪時,再度直言蔡政府的能源政策錯誤不斷,高喊「2025年非核家園」口號,反而讓外界普遍認為執政團隊的能源政策是在畫大餅,目標根本達不到。他並透露過去他也曾就溫室氣體排放議題,和蔡總統交換意見,但沒想到蔡英文竟脫口而出說「2024年後不是她的事」,令他擔憂不已,並感慨地說未來已無法再與蔡英文溝通了!

檢視蔡總統「2024年後不是她的事」的此一說詞,從法理的角度來看,2024年她的第二任期既已屆滿,自然就不應該對接任者比手畫腳干政。但是以環境永續等相關公共議題而論,即使制訂了明確可行的政策和法律,並不像有形的公共建設可以計日程功、收立竿見影之效。反而必須是一棒接一棒的推動,才能實現。然而,偏偏民主制度的運作,強調國家領導人必須透過選舉產生,並且有任期制的規範,以免重回君主世襲,或淪為專制獨裁者的操控。然而,這種透過選舉產生及任期制的規範配套,一方面使得新當選者為求得以繼續連任,因此政策制訂與施政作為,自然會優先考慮能夠收立竿見影之效的項目。至於類似環境永續或人才培育的議題,即使不是有意的忽略,往往也就只是虛應故事一番,以免產生前人種樹,卻由後人乘涼的後果。

廣告

任期制度的另一個有爭議性的地方,則是領導者在第一任期通常會勵精圖治,透過施政滿意度的提升以營造有利順利續任的情境。但是到了第二任期,勵精圖治的動機往往會被「數著饅頭過日子」的消極心態取代,甚或是抓住掌權的最後階段,想方設法圖利自己或所屬的政黨!

任期制度的第三個具爭議性的地方,則是每逢新人上台,為了凸顯自己的角色,對於前朝推動且備受肯定的公共政策,往往為了標新立異,即使不是另起爐灶,另起一個名字也就成為屢見不鮮之事。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在戒嚴時期所提出的「十大建設」,由於執行績效良好,備受朝野和各行各業肯定。因此後續的執政者,乃狗尾續貂的推出如十二項建設、十四項建設、六年國建、新十大建設、愛台十二建設、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等令人眼花撩亂的公共建設方案。但且不論其績效遠遠難望十大建設之項背,近年來反而變質為政府大撒幣,卻在圖利自己或舔尾追隨者,以致連李遠哲都看不下去,感嘆民進黨二度執政後,腐化速度反而比過去更快了!

除此之外,民主選舉任期制度的第四個具爭議性的地方,則是屬於政務官員層級的部會首長,甚至包括行政院長,其更換的頻率偏高。如行政院長從89年5月20日第一次政黨輪替至今,已經先後更換了15次,也就是平均起來每位閣揆的任期還不到一年半。則日理萬機的閣揆,要對轄下超過30多個部會的業務及首長是否適任,尚未能有充分理解就可能要被換下來,則各部會首長以及常任的文官們,面對新閣揆上任後急求表現的三把火,不是無所適從,就是只能虛與委蛇,反正「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被動消極才是自保之道。

綜而觀之,民主選舉制度的建構,相較於早期帝制時代,提供了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虛幻想像。但是為了勝選,各政黨與候選人只能使出渾身解數,其所提的政見主張也變質為爭取勝選的「高明騙術」。然而,這種「民主崩壞」的現象,不只是台灣獨有,連已有近250年民主選舉歷史的美國,近年來不少政治學者也在感慨美國的民主護欄已經崩壞,近而分析「民主國家如何死亡」。面對這樣的「民主瘟疫」,要如何增加人民的抗體,值得大家集思廣議,三思而後行。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強茂攻電動車 新品明年放量
世銀調降陸今明年GDP成長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