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師法日本,建立台灣消費行為碳排資料庫

民眾放棄開車轉而搭乘大眾運輸,適當的行為移轉有助於減少碳排放。圖/本報資料照片
民眾放棄開車轉而搭乘大眾運輸,適當的行為移轉有助於減少碳排放。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際能源署(IEA)於《2050年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指出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的解決方案與策略。其中,55%的減排量將來自低碳技術部署與民眾積極參與,例如:大眾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使用電動車等。另有8%的減排量將直接來自於行為改變,需引導民眾改變行、住及食等高碳排生活方式,養成低碳行為習慣,才有機會大幅改變民眾消費習慣與產業結構。

簡言之,實現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不僅需要從生產端思考,更需要考量消費者端的行為改變對減碳效益的影響。然而過去大多透過調查或問卷了解民眾行為改變對減碳效益的影響,難以系統性量化。因此,工研院尋找適用的系統性模型並將其本土化,以利應用於臺灣未來的減碳規劃。

■日本家庭消費 碳排占比達60%

日本是全世界第五大排碳國,若從生產觀點來看,與消費者直接相關的碳排放僅佔26%;然而從消費觀點來看,考慮上下游產業關聯後,日本家庭消費的碳排放竟高達60%。舉例來說,一輛車的生產製造到使用的能源都算在消費所產生的碳排放中,這使得消費行為的選擇對整體減碳效果影響很大。由於日本擁有完整的基盤資料,足以建立的消費行為碳排放模型。並得出:2015年人均排碳量為7,300 kgCO2e/人年,而政策目標則是2030年達到3,000 kgCO2e/人年,幾乎每座城市的碳排放都超過兩倍左右。

工研院特地拜訪日本環境研究所國際資源永續性研究室的國際學者南齋規介博士,了解參數、定義及模型建構方式,以及如何從生產觀點轉成消費者觀點的系統性分析。有別於過去的研究多半是用個人消費的碳足跡App,或計算單一產品的碳足跡,他以總體經濟概念導向產業觀點,盤點出消費行為中所有的碳排放。

廣告

日本使用「投入產出法」彙整環境投入產出分析,得出碳密集度,該表由約406個商品項目組成,找出排碳基線(BAU),再考慮減碳行為措施中25個效率選項及40個行為改變選項,減碳行為措施的單位減碳量與溫室氣體(GHG)盤查密集度來估算,量化出與特定生活方式改變相關的碳足跡減少影響。以東京都交通運輸狀況為例,可由放棄開車轉而搭乘大眾運輸,或是改開電動車等行為轉移減少碳密度;提升車輛燃油效率等效率提升措施;遠距會議或居家上班等減少需求,甚至採用共乘共享等新型態的行為轉移方式。

透過系統性分析觀察消費者行為轉移後的減碳差異,政府可根據此模式制定策略,以期進一步降低碳排放量。未來,日本研究團隊更希望精算消費行為中來自他國的碳排,像是車輛可能有部分零組件來自中國,等同製造出他國的碳排量,透過研究分享給他國供應鏈碳排放建議。

■適當的行為移轉 有助於減碳

以日本為師,臺灣可思考如何逐步建立我國行為碳排放資料庫。工研院確立模型架構,進行臺灣本地資料整併,彙整我國投入產出表、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以及能源平衡表等資料,將碳排計算從生產觀點,轉換成消費觀點,計算164個產業的單位生產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建立臺灣專屬的行為碳排放模型。

工研院先以飲食碳排放來試算,粗分為漁產、屠宰生肉、甜點、加工肉品、非酒精飲料、水果、米等14種逐一盤點碳密集度與累積飲食消費量,以消費觀點著手,從「行為移轉」、「效率提升」及「減少消費」方向系統性地計算我國每人每年飲食碳排放量,得出數值發現哪些飲食方式碳排放特別多,再對此思考改變行為的減碳策略。

消費者是淨零減碳是否成功的關鍵,建議臺灣應提升基礎資料細緻度,進行本土的試算以分析消費行為的碳密集度,並加強與日本環境研究所的合作,以建構出適用我國的行為碳排放資料庫。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全球伺服器出貨升溫 TrendForce:明年看增5%
當沖降稅三讀 台股添火力
台積赴日設廠拍板 化工股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