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罷工重創經濟

新聞提要■好萊塢編劇和演員上演逾60年來首度雙罷工,若與片商的勞資談判僵局遲遲未解,專家估計加州經損超過50億美元。

精句選粹■With the dual strikes, if it were to go beyond that into November, that estimate would be closer to $5 billion-plus.

加州好萊塢爆發63年來最大罷工潮,編劇和演員放下工作與片商抗爭,但也害苦靠這個影視基地維生的商家。據估計,加州因好萊塢罷工的經濟損失恐超過50億美元。

美國編劇工會(WGA)與電影電視製作人聯盟(AMPTP)的勞資談判破裂後,WGA自5月2日起展開大罷工,7月中旬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也加入罷工行列。這是自1960年來,首次2個工會同步罷工。

美國編劇工會上回罷工在2007年,當時3.77萬人因此失業,加州經濟損失21億美元。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娛樂業管理學教授霍姆斯(Todd Holmes),就是依據21億美元這個數字,做通膨及其他因素的調整,算出好萊塢罷工破百日後,造成加州至少30億美元的經損。

而會員數多達16萬的美國演員工會,與美國編劇工會站在同一陣線聯袂罷工後,加州經濟損失恐怕會擴大。

霍姆斯估計,如果罷工延續至10月,加州整體經濟損失將逼近40億到50億美元。他說:「編劇、演員雙罷工若持續到11月,估計經損超過50多億美元。」

廣告

部分專家指出,這次美國編劇罷工,可能創下好萊塢史上最長編劇罷工紀錄。1988年罷工維持22周,而1960年的編劇和演員雙罷工持續21周。倘若罷工到10月中旬都還沒落幕,將打破1988年及1960年的紀錄。

娛樂業占加州勞動力近5%

好萊塢停擺影響的不僅是編劇或演員,受波及的還包括供餐給製片廠的公司、片廠附近的餐廳、道具房、搭景業者、乾洗店、專業司機、花店等。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教授歐哈尼恩( Lee Ohanian)表示,從事娛樂工作和與娛樂相關行業的人,占洛杉磯地區收入將近20%。該學者表示,加州約70萬人受雇於娛樂業,占加州勞動力近5%。

他說:「娛樂業的平均薪資比一般受薪階級來得高,造成的經濟衝擊更大。」

假如娛樂業員工緊縮非必要支出,尤其買車或買房等大筆花費,可能會產生嚴重下游效應(downstream effect)。

緊縮支出恐產生下游效應

米爾肯研究院首席全球策略師克洛登(Kevin Klowden)指出,房市供給吃緊,帶動租金上漲,逼得低收入者離開加州,「我們在上回編劇罷工時就看到出走潮」。

真人版電影《灰姑娘》演員比利波特(Billy Porter)受訪時曾透露,好萊塢發起罷工後,他為節省開支賣掉房子。

此次好萊塢罷工的爭執點除了薪酬問題外,還包括大行其道的AI(人工智慧),編劇和演員憂心AI搶飯碗威脅生計,要求製片公司限制AI運用。

即便好萊塢發動罷工抵制AI,最新報告指出,各大娛樂與媒體公司一窩蜂加強生成式AI投資。

根據企業搜尋軟體供應商Lucidworks的調查,參與AI決策的主管,多達96%以投資生成式AI為優先,投資AI已成全球性運動。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環球晶明年產能翻倍跳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