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中美去年貿易額 刷新紀錄

【時報-台北電】2022年中美商品貿易額再創高峰,美國商務部7日公布數據顯示,中美全年進出口總額合計達6,905億美元,打破中美貿易戰全面衝擊前的2018年數據,再創歷史新高。然而,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中國失去美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轉由歐盟取代。

日經新聞網引述美國商務部公布,2022年美國對中國出口額達1,538億美元,同創歷史新高,其中,大豆和玉米等穀物類交易規模大增,占美國前11個月出口額比例達11%。另一方面,美國在玩具等日用品進口增加推動下,全年約從中國進口5,370億美元產品。

中美貿易戰於2018年開打,雙邊接連祭出懲罰性關稅措施,更延燒至科技戰等先進科技交易限制,再加上爆發新冠疫情,多項因素擾亂近年全球供應鏈,使中美貿易額在2019~2020年出現下滑。但在美國消費品交易增加和通膨影響下,進一步推高雙邊貿易額。

數據顯示,中美貿易依存度仍高,2022年兩國進出口總額暌違三年再次打破歷史紀錄,達6,905億美元。期內,美國對中國逆差擴大8%,增至3,829億美元,創下僅次於2018年的史上第二高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疫情「清零」政策和美國供應來源的多樣化影響下,美國全年從歐盟進口5,530億美元,這是自2019年以來歐盟首次超越中國,中國因而不再是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中國方面,中國海關總署1月13日公布數據指出,2022年中美貿易額為7,594.27億美元,年增0.6%。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額年增1.2%至5,817.83億美元,自美國進口額則年減1.1%至1,776.44億美元。

廣告

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指出,美國探尋封鎖中國的脫鉤戰略終將失敗,世界經濟仍由中美兩國拉動。但是,隨著中美外交關係惡化,波士頓諮詢公司(BCG)1月預估,中美貿易額到2031年恐大減10%。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David Dollar)日前表示,美國對半導體和電信設備的進口較2018年的高位大幅下降,但受疫情持續影響,美國人購買大量中國製造的產品,包括家具、服裝、健身器材、電腦及相關設備、電視機和其他家用電器等,他認為,迄今為止發生的事情,可以被描述為「選擇性脫鉤」。(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楊晴安/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