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不到人民幣1萬元就能買一台 工業機器人行業也很「捲」
【時報-台北電】大陸當前陷於「內捲」困局的不僅只有太陽能、電動車、電池等出海「新三樣」,崛起不久、前景曾為人看好的工業機器人行業,同樣在價格戰殺戮下,陷入過度內捲、一地雞毛的階段。採購平台上有的品牌六軸協作機器人,報價甚至跌破人民幣(下同)1萬元。
界面新聞28日報導,大陸工業機器人的「內捲」主要展現在價格上。以協作機器人為例,高工機器人資料顯示,2023年六軸及以上協作機器人的產品均價為9.73萬元,這比2022年同期下跌11.87%。但2024年協作機器人的價格繼續下滑,6公斤負載的六軸機器人最低已經到2萬多元,5公斤負載的協作機器人最低不到3萬元。
A股上市的新時達機器人事業部副總經理黃國輝表示,「今年最大的感受是,銷量增加,收入反倒下降了。」他指出,「內捲」主要原因在於市場需求增速低於企業擴張增速,部分傳統行業對於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已經趨於飽和,但新興行業還沒有放量。
配天機器人總經理索利洋表示,當前大陸工業機器人市場中,陸產和進口設備的占比維持在50%上下,在此前提下,陸企的產能相較於需求存在產能過剩,企業為了讓產能充分發揮,需要儘量多接單,自然促成了「捲」的局面。
另,同質化也是「內捲」的原因之一。黃國輝表示,目前僅在新時達周邊100公里以內,就約有六、七家減速機廠,每一家提供的產品類型幾乎一模一樣,「這種情況下大家只能拚價格」。
報導稱,卡諾普機器人副總經理鄧世海指出,十年前大陸機器人市場的准入門檻較高,如今隨時可以買到各種零部件組裝成工業機器人,技術門檻大降低。加上資本對於行業的關注度持續升高,加速各路玩家的瘋狂湧入。(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李書良/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