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停利後累積變龜速?5招提升投資效率
作者:林帝佑
佑佑也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愛好者,但是,遇過幾次困擾,那就是預設的停利點到達後,全部資金贖回,雖然繼續定期定額扣款,卻因為贖回的資金可以扣好幾個月,導致佑佑這中間就完全沒有再投入一毛錢在基金帳戶,資產累積就慢了下來。
用數字舉例比較清楚,假設佑佑每個月固定投入3,000元到某檔基金,預設20%停利,投資10個月後,投入本金為3萬元,但報酬率來到20%,所以帳面上的價值為3萬6,000元。
由於已碰觸停利點,所以佑佑便贖回全部的單位數,取回3萬6,000元,這筆錢繼續放在基金的扣款帳戶裡面,持續定期定額。但是,問題來了:每個月扣3,000元,3萬6,000元可以扣12個月,表示接下來一整年我都不用存錢,而且基金部位的資產累積就要重頭來過,感覺好沒效率!
為了避免降低資產累積的效率,我們來聊聊基金停利的策略,我整理了5種:
策略1》全部贖回,但接下來每個月多扣一點
延續上述的案例,假設3萬6,000元全部贖回,下一個月扣款,就可以把定期定額的數字提高,原先3,000元,可改成4,000元或5,000元。假設調整為5,000元,這樣就能在第8個月開始投入新的本金(36,000/5,000=7.2,第8個月要存入4,000元才夠扣款),而且後續仍要維持每個月扣5,000元。
不過,雖第8個月才要開始投入新的本金,但前面7個月還是建議把每月要儲蓄的金額,起碼3,000元存入,這樣才能維持乖乖儲蓄的好習慣!而且也能降低因為定期定額金額調高後,儲蓄壓力增加的情況。
參考下表,你起碼可以撐18個月都只要存3,000元,就能維持每個月定期定額5,000元。但這18個月中間你可能會停利,或加薪、或有獎金等,最好第19個月之後也能維持下去。
表:停利拉高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後,中間仍應繼續存錢
策略2》全部贖回,但每個月多扣一次
策略1還可以小變形一下,變成每個月扣款2次,譬如原先為每月10號扣款,停利後,變成每月10號和20號各扣一筆,這樣也能加速投入原先的部位。不過有些基金公司定期定額最低金額為3,000元,所以這方法得視你預計每月投入的資金,看看能不能使用。像是上述狀況,假設停利後,每個月要改投入5,000元,可能就不適用策略2。
策略3》全部贖回,但接下來多扣另一檔基金
第3個策略,一樣全部贖回,但是再挑另一檔基金,同時定期定額扣款。假設原先只扣1檔、每個月扣3,000元,現在就變成扣2檔,每個月各扣3,000元,所以每個月共扣款6,000元。
策略4》全部贖回,但將部位轉到較安全的標的
這個策略也是全部贖回,原先的基金就持續定期定額,將贖回的3萬6,000元,單筆投入至較安全的資產部位,譬如投資等級以上的債券型基金等。
策略5》只贖回獲利部位
這個策略也相當簡單,就是只贖回獲利的部分,假設投入本金3萬元、獲利6,000元,那就贖回對應的單位數,將獲利6,000元出場、本金不動。怎麼算出要贖回多少單位數呢?記得「淨值*單位=價值」,可以參考《新手上路!買蘋果也能看懂基金在做啥》這篇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