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中國芯不是夢 陸產高階HBM傳已有譜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爆料,有兩家中國大陸晶片製造業者,已有能力製造用於人工智慧AI晶片的HBM(高頻寬記憶體)半導體。雖然這些HBM不是最新版的產品,但中國大陸自產自用的芯片夢,落實的日期應該不會太久了。

據悉,中國最大的DRAM晶片製造商CXMT(長鑫存儲)已與晶片封測公司通富微電(Tongfu Microelectronics)合作研發HBM試片,部分客戶甚至已經看過這些高階晶片。

陸企徵信查詢平台企查查(Qichacha)指出,武漢新芯(Wuhan Xinxin)已從今年2月開始,興建一座月產能達3,000片的12吋HBM晶圓廠。另外,長鑫存儲與它家中國大陸晶片業者,定期與日韓兩國半導體設備商進行會議,想要買進研發HBM所需之工具機。

武漢新芯已向大陸監管機構表示有興趣掛牌上市,不過,母公司同時也是NAND記憶體大廠YMTC(長江存儲)卻表示,自己沒有量產HBM高階半導體的能力。

未上市的長鑫存儲以及武漢新芯,都有接受當地政府的資金援助研發高階技術,不過,武漢當地政府卻不願評論此消息。另方面,頻頻遭到美國政府打壓的華為正與其它陸企合作,計畫最晚在2026年之前生產HBM2晶片。

美國科技新聞平台The Information曾在4月指出,以華為為主的中國大陸公司,目前都以製造HBM為首要目標,其中包括也被美國政府制裁,位於福建省的JHICC(晉華集成電路)等。不過,JHICC卻沒有回應。

廣告

在2013年由韓國SK海力士首度製造問世的HBM,內有利用3D方式所堆疊的工藝,不僅可節省空間,同時也可減少功耗,非常適合應用在處理複雜作業程序的人工智慧AI上。

全球HBM市場主要由韓國SK海力士所主導,且SK海力士直到最近為止,還是人工智慧AI領頭羊NVIDIA唯一供應商。除SK海力士外,韓國三星電子以及美國美光也在積極搶占市占率。

SK海力士、三星以及美光都在生產最新製程HBM3晶片,今年可望推出第5代HBM商品,或稱為HMB3E。不過,中國大陸現行的重點是放在第2代HBM,也就是HBM2上面。

美國政府並沒有管制HBM晶片本身的出口,不過,因HBM3生產有用到美國的技術,故不少陸企都被禁用跟美國相關的技術產品,像是華為就在禁止的名單內。

資金管理公司White Oak預估,中國大陸晶片製造業者在HBM製程方面,至少落後全球10年左右。即使在傳統儲存市場內,中國大陸業者也難跟韓國同業相抗衡。長鑫存儲跟通富微電合作,對中國大陸來說是一個重要機會,可以提升HBM記憶體以及先進封裝技術的能力。

從長鑫存儲、通富微電以及華為所申請的專利權來看,大陸國內研發HBM的計畫至少可以追溯到3年之前。當時,中國大陸的晶片產業已被美國政府盯上,漸漸成為美國出口管制的目標。

美國知識產權管理業者Anaqua指出,長鑫存儲已在美國、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申請近130項專利,都是跟HBM晶片製造與功能相關的。其中,14個在2022年已公告,46個在2023年,69個預定在2024年。

中國大陸有項在4月公告的高端封裝技術專利是採取混合接合方式,希望能製造更為強大的HBM產品。另外,長鑫存儲也傳出正在投資研發HBM3產品所需之生產技術。